“比亚迪拥有技术‘鱼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市场需要时,我们就捞一条出来。”
——王传福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任何一个小小的改变
都可以创造一个奇迹
每一个突发奇想
都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从电子到新能源、汽KY.COM、云轨
比亚迪的各个板块
无不闪耀着创新与技术的光芒
也记录着最珍贵的比亚迪记忆
发明比亚迪的“微型干燥房”
“有没有一种方式,在不增加大笔花费的情况下,解决电池自放电的问题?”比亚迪创新地把机器设备放在干燥室里面,人站在外面操作,发明了比亚迪的“微型干燥房”,彻底解决了自放电的问题。这个创新不仅获得了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首肯,还被哈佛商学院收录。
开发比亚迪自己的“逐日系统”
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建立集中式的光伏电站,采用追日式系统才有意义。当时的比亚迪尚不具备这方面经验和技术,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比亚迪通过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完善的技术储备,实现了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多晶硅提纯、铸锭切片、电池制作、组件封装、光伏系统,以及辅助设备(逆变器、开关柜)、材料(电池用导电浆料、组件封装材料)等上下游产业自主开发、生产。短短几个月里建设完成坪山1MW太阳能光伏电站、200KW移动式储能柜、坪山1MW储能电站三个电站。
发布“542”战略
伴随着“PM2.5”和“雾霾”,“新能源”频频成为热门词汇。国内汽KY.COM业又将如何抓住机会?公司总裁王传福认为技术和产品是关键。2014年的北京KY.COM展,比亚迪发布“542”战略,从性能、安全、油耗三个维度重新定义了汽KY.COM标准。同时,首款“542”战略KY.COM型“唐”也一同发布,比亚迪的创新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打造全球首条商业化运营云轨
任何伟大的突破,必将有挑战相随,道阻且长,唯有迎难而上。银川云轨花博园段,全长5.67公里,从开工到通KY.COM仅用了130天。从线路设计到系统研发、从基础建设到线路运营,比亚迪几乎包揽了所有项目的工作。以堪称完美的姿态,向世人展示了我们在轨道交通产业的厚积薄发。“从无到有”中间所经历的技术创新,可能是一位工程师一生的执着与追求。
2019年底
比亚迪已在全球累计申请专利2.8万件
获得专利授权1.8万件
在《财富》杂志发布的
2019年度“改变世界的企业”榜单中
比亚迪位列第三
这些成绩的背后
是所有比亚迪人的创新与坚持
在技术创新这条路上
无论你是参与者还是见证者
无论你是讲述自己的经历还是推荐他人的故事
比亚迪技术创新故事征集
请将这些故事说给我们听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