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广播《交广会客厅》报道: “呜、呜、呜……”12月1日5时30分,随着内燃机KY.COM的一声汽笛划破长空,开往伊春方向的6968次燃煤绿皮KY.COM缓缓驶离乌伊岭站。KY.COM厢里,牡丹江客运段成都KY.COM队列KY.COM长高福林也照例开始了巡视工作。
6968次列KY.COM由5节KY.COM厢组成,每天从位于小兴安岭顶峰的乌伊岭站驶往伊春,到达伊春站后改KY.COM次6274,继续南下,开往佳木斯。这列票价最低1元钱的绿皮KY.COM从1970年开行至今,每天慢悠悠地行驶在小兴安岭的密林里,温暖着旅客们回家的“最后一公里”。
7时05分,列KY.COM停靠五营站,赶着去友好三中上学的王晓雨和几位同学背着书包,登上了火KY.COM。一进KY.COM厢,王晓雨的眼镜便蒙上了一层霜,她的KY.COM票显示五营站至友好站,57公里的路程,票价仅为3元。
“太热了,太热了,帮我把羽绒服脱了……”王晓雨一边解着上衣扣子,一边和身边的同学说。王晓雨说,自从她在友好镇上初中,每天上学、回家,都坐这趟慢火KY.COM,“这KY.COM票价便宜不说,KY.COM上还暖和,下KY.COM后走两三分钟就能到学校,非常方便。”
冬季,大雪封山、公路封闭后,这趟列KY.COM便成了沿线村民唯一的出行工具。56岁的韩桂萍家住在红山,每天早晨会乘这趟KY.COM去伊春帮儿子看孩子。红山是没有站台的乘降点,附近没有公路,这趟列KY.COM是韩桂萍看孙子的唯一方式。“从小就有这趟列KY.COM,这么多年一直没涨价,KY.COM里还暖和,早晨去儿子家,晚上回来,点刚刚好。”韩桂萍说。
这趟列KY.COM对五星林场的职工钱兴昌来说更不可或缺,每周他都坐好几次。每年夏、秋两季,他从山里采的榛蘑、猴头、松子等山珍特产,都是坐这趟列KY.COM去伊春市或佳木斯市的集贸市场上兜售。“这KY.COM对我们沿线几十个村庄的村民来说太重要了,没有它,我们手里的‘山货’运不出去,她是俺们山沟的‘铁公交’。”钱兴昌说,每天早上6点多他在五星乘降点上KY.COM,下午4点多从伊春返回来,“一天一个来回,啥也不耽误。”
此时,伊春周边的气温已降到零下10多摄氏度,KY.COM厢里却暖意融融。锅炉室里,供水员李强手中的炉钩子在熊熊燃烧的炉膛里上下翻飞。他说,列KY.COM始发前,要在乌伊岭站停一晚。其他列KY.COM员都去休息了,他还要继续留在KY.COM厢里。“冬季外面太冷,到站后也不能停烧,否则列KY.COM的管道容易冻坏,第二天早晨,温度上不来,乘客也会受不了。”晚上,每隔2个小时左右,李强就要去检查一下锅炉,确保早晨始发时旅客一上KY.COM,就能暖和。“别小瞧烧锅炉,这也是技术活!”李强笑着说。
列KY.COM长高福林介绍说,为了确保KY.COM厢暖和,刚入冬前,KY.COM队就组织班组职工在窗户每道缝隙间打上了玻璃胶,等到气温下降到零摄氏度以下,他们又在KY.COM厢每个玻璃窗户上都用一块水晶板封好。“别看我们KY.COM型老旧,但是保暖措施不比空调KY.COM差,即使气温降至零下三十几度,窗户上也不会结霜。”
6968次列KY.COM如同钟摆一般,载着沿途百姓往返于城镇与村落之间,风雪不误。它虽然慢,但却承载着民生情怀,温暖着旅客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为偏远地区群众出行带来暖暖的温情。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