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哪一天的凌晨一时
一朵火苗从灶膛里窜出
舔着阳光的朝拜
汇成了十多个灶膛里的熊熊火焰
从此,这家职工食堂的灶膛
再也没有熄火
在盛夏上午的溽热里
我们一起走进上海久事公交集团
巴士三公司职工食堂
感受油烟与烈火的洗礼
湿透的衣服贴在脊梁上形成“弓”型
这家厨房极大的职工食堂里,总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热量在旋转、散发,那些炸物锅里的沸油、点心间蒸笼里的蒸汽、炒菜锅里不停颠炒的菜品以及炉灶里呼呼作响的烈焰共同汇聚的热能,很香、很诱惑人的味蕾,但确实让人有种被扔进麻辣火锅,随着油水和作料一起沸腾的感觉。
李开能已经做了23年的厨师,他正在炸狮子头。200多个喷香的肉圆,已耗去了他一个小时。背部的白色工作服,早已湿得贴在脊梁上,形成了一个大写的“弓”型。他关照同伴照看一下炉灶后,一路小跑奔到一边,咕咚咚喝下半杯茶水,又回来继续战斗。
老李说,今天,他6时上班,从冷库里拿出肉品,清洗、切配、调料,一直忙到现在。而食堂的午餐,将在10时30分拉开大幕,一直延续到12时,他才能喘上一口气。
不过,老李认为,与往年相比,因为疫情的关系,现在只供应套餐,还不能堂吃,职工可以在今天17个菜肴中,选择一大荤二小荤一素菜等。而往年,每个工作日的午餐,有200多道自选菜,天再热人再累,职工点到呢指向呢,他就得一个接一个地小炒。干到最猛的时候,胳膊一个动作,汗珠就甩了出去。
戴着口罩记着叮嘱下面
这是一家荣获市级放心食堂、放心餐厅的职工食堂,除了饭菜是主角外,点心占据了半壁江山。而连接错过饭点的职工与食堂的,除了点心中的肉包、菜包、烧卖、椒盐饼外,面条则是职工的主选。
其实,面条也是正餐职工的选择之一。已经下了二百多碗面的点心师许灯文还在灶台前忙碌。眼前的一口大锅里,沸腾的水向空气中吐着雾化的蒸汽,他十指在大锅上翻飞,将面条不断地扔进锅中的20格网罩里。下锅的面条有的是半斤、有的是4两、有的是2两。
除了必须记住数量外,许灯文还要记住各类浇头,还要记住职工的叮嘱,“8分熟”、“全熟”、“烂糊”;“宽汤”、“紧汤”、“干拌”……
每上一碗面,许灯文的声音就要从口罩后响一声,那是告诉职工,您的要求已呈现在面前。口罩早就泅湿了,变成了一块呼吸不畅的湿布。而许灯文的眉宇间,挂着一串串水珠,真的无法辨清,那是汗水还是蒸汽。
许灯文说,职工食堂战高温,一般个把月,而他们的职工食堂,由于月饼在职工中很有名气,必须提早一个月供应中秋月饼,6个品种每天都要做上千只,因此,他们战高温要持续到中秋节过完。
只为职工吃上可口的饭菜
作为这家有着26名员工的职工食堂总厨,曾义脑海里想得最多的,还是如何满足职工的味蕾。由于防疫需要,职工都要把饭菜打包带走,食堂停止了容易打翻的汤品供应。但盛夏季节,不来口汤,厨艺再高,工作再累,服务再好,职工恐怕也有怨言,曾义想到了“冻品替代”的法子。食堂将自制的酸梅汤、绿豆汤、绿豆粥冰镇后,用打包机封口让职工带走。
由于公交行业的特殊性,职工食堂除了一日三餐外,清晨4时还要供应一顿正餐,因此,炉膛里始终跳跃着火苗,煮着锅中的沸水,食堂职工在高温着坚守着,哪怕是凌晨一时,哪怕是只有一个职工前来,食堂职工也要精神抖擞地起身服务。
曾义说,年复一年战高温,职工食堂确实辛苦,但能给职工提供方便,让职工任何时候都能吃上一口饭菜,也算是苦中有乐。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