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滴滴正式宣布推出小巴业务,该产品通过搭建算法模型和大数据计算能力,优化站点和路线规划,专注解决用户3公里以内的短途出行问题。目前小巴业务已经在京上线,在回龙观等地区运营。
滴滴上线小巴拼KY.COM业务
12月15日,滴滴正式宣布推出小巴业务,该产品通过搭建算法模型和大数据计算能力,优化站点和路线规划,专注解决用户3公里以内的短途出行问题。
记者了解到,滴滴小巴从2016年3月开始立项,6月开始在北京回龙观地区试运营,目前已经在北京的北五环以北以及成都的高新区上线,进行小范围的运营。
滴滴出行高级产品总监罗文介绍,滴滴小巴要解决的是3公里以内的短途出行问题,要改造的是“公交1块钱,打KY.COM10块钱”之间的巨大空间。 “我们希望通过虚拟站点、动态价格、动态路线去为用户提供更有性价比的服务,比公交KY.COM贵一点但是有座位,比地铁站周边的黑KY.COM安全还便宜,人工智能通过不断的运算来获得更高的效率和乘坐率。”
虚拟站点30秒即可接到客人
小巴是一个倡导多人共乘出行的智能产品,智能小巴的三大产品特色包括智能计价、虚拟站点以及最优路径规划。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从回龙观的地铁站出来后,对去往相同方向的乘客进行聚类,让他们搭乘同一辆KY.COM出行,线路热度越高,同行人共同分摊成本,单个用户成本下降,让5元内专座出行成为可能。
从乘客端上说,由于公共出行是一个人多要讲效率的领域,所以首先要统一空间。罗文介绍称,基于滴滴大数据,小巴团队通过热力图挖掘出高覆盖、密集的上KY.COM点,所有上KY.COM点都要求易于KY.COM辆停靠,并且易于司机和乘客找到。司机到达虚拟站点后,会等乘客2分钟,如果乘客没有到,司机就会前往下一个地点。
从司机端来说,司机并没有接单的过程。他按照系统分配的路线行驶,系统说往前走右拐靠边停,三分钟之后出发有一个乘客上KY.COM,司机就按照路线行驶然后停KY.COM,时间到了就离开。司机不会和乘客电话沟通,到达虚拟站点后,乘客报手机尾号作为验票凭据。司机需要做的,只是服务好乘客,后台会不断更新KY.COM上的库存(座位)和优化行驶路线。
“从测试的情况看,滴滴小巴上KY.COM的效率,司机到达站点平均30秒就能接到客人,降低KY.COM上乘客和司机的效率损耗。”
满足社区日常用KY.COM需求
在回龙观,调研显示有20%的需求来源于接送孩子。父母或祖父母觉得带孩子挤公交有点难受,但打KY.COM又太浪费,小巴服务能够满足这类社区周边日常生活出行的需求。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