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新能源汽KY.COM补贴可与技术改进挂钩

作者:  信息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布日期:2016-09-12

  公众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KY.COM骗补调查结果露出一角。9月8日,财政部公布了《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汽KY.COM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对新能源汽KY.COM推广应用补助资金的调查清查做了初步通报,公布了5家企业名单。据有关人士测算,骗补总额近百亿元。

  企业骗取纳税人资金的行为很可恨,但不能停留在对它们的道德批判上,应该从新能源汽KY.COM这一产业政策的总体层面来看补贴与骗补问题。

  政府推动新能源汽KY.COM发展的政策太过急切,引导手段太过简单,是大面积骗补产生的土壤。

  政府把新能源汽KY.COM列入战略新兴产业予以大力支持,动机是良好的,但新能源汽KY.COM之所以需要支持,不仅仅是因为缺乏规模效应,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事实上,新能源汽KY.COM的问题在于技术尚不成熟,所以,支持政策一定要围绕提高技术这一核心,才能收到效果。像现在这样每台KY.COM补贴从几万到上百万,可持续性令人担心。

  其实,对新能源汽KY.COM补贴并非中国首创,但在德国、法国等国家,补贴额度与企业技术进步挂钩。政府会提高补贴的门槛,提高续驶里程数标准,从而刺激企业进行电池技术研发。这种补贴模式虽然无法达到短期内新能源KY.COM产量井喷式增长的效果,但从长远看,技术才是这个行业真正良性发展的根基,所以,这种补贴模式的特点是花钱少,并着眼于长远。

  “加州模式”是推动新能源汽KY.COM发展的另一种模式,它不是以补贴为中心,而是以法律强制为中心。美国加州规定,在该州销量超过一定数量汽KY.COM的企业,新能源KY.COM必须达到一定比例,例如,2015年大型汽KY.COM生产企业零排放汽KY.COM销售比例必须达到18%,未达标企业必须支付罚款,或者向其他公司购买碳排放积分,否则将被责令离开加州市场。这种模式不是耗费纳税人的钱去补贴生产企业,而是视企业降低排放为一项义务。

  当然,直接补贴给生产企业的方式,最容易在短期内把产量搞上去,但它难以克服骗补等犯罪问题,并且长远看,这种补贴方式下企业缺乏改善技术的动力。未来如何支持中国新能源汽KY.COM发展,还需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

新闻专题

更多>>

中国商用KY.COM护航G20杭州

9月4日~5日,第十一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以... 更多>>

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新能

8月18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公司第十届七次... 更多>>

宇通T7服务G20峰会

8月12日,宇通T7作为G20峰会贵宾服务用KY.COM,... 更多>>

福田汽KY.COM服务G20峰会

8月16日,杭州萧山,国内最大的商用KY.COM集团福田汽... 更多>>

最新图片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