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KY.COM产业的发展已经在轰轰烈烈的政府部门的规划,以及舆论的报道中,走过了若干年头。但是,我们回眼望去,新能源汽KY.COM市场却一片荒凉。
既然是节能环保的大势所需,既然是弯道超越西方跨国汽KY.COM巨头的必要,既然是我们拥有其他国家所不曾有的行政动员的优势,为什么,直到今天,中国的新能源汽KY.COM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混沌未开之时?
2009年出台的《汽KY.COM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开篇就规定了中国汽KY.COM产业的自主创新以及稳定发展要以新能源汽KY.COM为突破口,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是,这个突破口太过顽固,中国汽KY.COM产业仍然无法将其撕开以扩大战场。
在这次的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政府明确了新能源汽KY.COM发展的具体市场目标,但是,我们今天会很沮丧地说,我们的新能源汽KY.COM的目标没有完成。
《汽KY.COM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规定:电动汽KY.COM产销形成规模。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KY.COM产能,新能源汽KY.COM销量占乘用KY.COM销售总量的5%左右。主要乘用KY.COM生产企业应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KY.COM产品。
但是,新能源汽KY.COM市场的产销规模的实际实际却大跌眼镜。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的新能源汽KY.COM只有8368辆,其中纯电动汽KY.COM为5655辆、混合动力2713辆;销售新能源汽KY.COM8159辆,其中纯电动汽KY.COM5579辆、混合动力2580辆。另外,2011年生产代用燃料汽KY.COM3.11万辆,销售3.13万辆。
8000辆与50万辆,差距如此之远,原因何在?
再来看看同期启动的十城千辆计划。2009年元月,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联合推出“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KY.COM示范推广应用工程”。该工程计划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KY.COM开展示范运行,涉及这些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KY.COM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KY.COM市场份额的10%。
当十城千辆计划一度被扩容,甚至还有权威人士表示该工程已经取得重大成效的时候,有媒体发布相关数据显示,一切都是那么遥远。
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10月,全国累计投入9268辆新能源客KY.COM,完成任务目标率仅为38.15%。25个示范运营城市中,完成率超过50%的城市10个,仅占城市总数的40%;完成率在30%以下的城市多达14个。
是十城千辆计划中的城市不作为吗?
一位规划内城市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现在很多城市完不成目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城市在推动新能源汽KY.COM过程中根本无KY.COM可选。
看来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难题!
一般来说,有市场需求才会有生产供应,需求决定生产,而不是反过来。
新能源汽KY.COM的生产也需要讲求规模效益,否则只是一个城市的采购,如何能够获得成规模的生产供应呢?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生产企业却也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在政府主导下的新能源汽KY.COM发展规划中,许多许多的企业已经上报了新能源汽KY.COM的新产品计划。
据悉,截至2010年年底,共有54家汽KY.COM生产企业的190个KY.COM型列入《节能与新能源汽KY.COM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KY.COM型目录》。
这么多的企业,这么多的KY.COM型,岂能满足不了十城千辆的市场需求呢?
但问题是,一方面市场上宣称买不到新能源汽KY.COM,一方面工信部那里又有大批的新能源汽KY.COM产品已经上了目录。
到底是谁的责任?问题到底卡在哪里?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理清新能源汽KY.COM产业的发展,到底是一个行政问题还是一个市场问题?
从目前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的新能源汽KY.COM发展规划来说,新能源汽KY.COM变成了一个完全行政化的问题:政府部门推动,政府部门制定规划,政府部门制定量化目标,政府部门签订完成协议。新能源汽KY.COM产业的发展,似乎都是在政府的行政主导下前行。
但是,行政化的管理,让企业失去了市场的灵敏嗅觉,所有的新能源汽KY.COM的利益主体,都开始以行政化的方式完成自己的新能源汽KY.COM计划。
政府部门制定了任务目标却没有相应的考核机制,政府部门签订了落实协议却不用担心完不成目标以后的惩罚,企业高调推出新能源汽KY.COM目标,也许只是为了拿到政策的关注与好处。
这样,新能源汽KY.COM的发展就成为了一个行政化的游戏,市场已经被抛离这些利益主体的眼光之外。
然而,市场才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新能源汽KY.COM的充电设施基础、新能源汽KY.COM的技术成熟程度、新能源汽KY.COM生产的一致性、消费者担忧的售后服务维修,当所有这一切攸关市场消费者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所谓行政化的目标,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片面的繁荣,但是持久的更大的市场的普及将遭遇行政化瓶颈。
因此,解决新能源汽KY.COM发展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让新能源汽KY.COM发展回归市场的怀抱,让市场替代行政成为主导力量。
政府部门只需要严格界定新能源汽KY.COM相关的技术标准与相关支持政策,其他的一切都交给企业自己去决定。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