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校KY.COM惨案引发的舆论风暴渐渐平息,有关“新校KY.COM标准”的争论却风起云涌,而且那架式大有胜过校KY.COM案的势头。
前不久,由郑州宇通客KY.COM股份有限公司、公路学会客KY.COM分会,以及中国汽KY.COM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修订的“新校KY.COM标准”征求意见时,一些主流的客KY.COM厂家认为,“新校KY.COM标准由宇通相关人员执笔,以主要做中大客KY.COM的‘宇通标准’作为行业标准,将中小型的客KY.COM企业全部排除在外。”
在一些汽KY.COM企业的代表看来,拿美国的标准到中国来使用,明显脱离实际。从国内客KY.COM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看,如果完全按照“新校KY.COM标准”征求意见稿执行,不仅要增加20%-30%的成本,而且大多数生产中小客KY.COM的厂家将被排除在外。
不符合国情,排除中小企业,增加成本……听起来是言辞诚恳悲天悯人貌似理直气壮,但细一咂摸却着实不对味道。
我们当然不赞成一味照搬照抄别国标准,如果建立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这个基础上讨论“抄袭”问题,不仅有价值,而且有必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所谓“国情论”的面纱下真正裹藏的,却是因为新标准“增加成本”和“大多数生产中小客KY.COM的厂家将被排除在外”而生出的不满。
由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某些所谓的主流KY.COM企,真正关心的并不是校KY.COM的安全问题,而是将眼睛盯住了校KY.COM市场这块大大的蛋糕。而一旦分食的欲望被他们看起来不可能达到的标准、或者即使达到也要付出更大的成本的标准遏制时,以看似冠冕堂皇实则偏离了安全这一主题的理由,来对抬高了门槛的安全标准提出反对,几乎成了本能的反应。
这样的表现,让人不得不想起两年前“一夜倒退25年”的牛奶国际。戕害了无数少儿的“三鹿事件”被揭出后,人们本以为牛奶的安全标准会有所提高,殊不知新国标的蛋白质含量由原标准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标准却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了200万,比美国、欧盟10万的标准高出20倍。
“这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有人愤而斥责。而某卫生部修改牛奶标准的专家组成员给出的理由是,中国奶业的现状要取决于国情。国情,成了利益集团绑架牛奶国标的挡箭牌。
当初,为了照顾国情,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降低安全标准,而今,一些KY.COM企如果真是为了瓜分校KY.COM市场份额,而对既往血淋淋的惨案置若罔闻,对可能导致惨案再次发生的安全隐患视若无睹,对提高了的安全标准也打着“国情”的招牌说三道四,是不是想凭着人多势众制造舆论,迫使安全标准降到他们可以接受或应付的低位上?
媒体上有一段评论可谓一针见血,不妨引用在这里送给某些KY.COM企:“几家企业聚在一块,不谈技术细节不谈企业责任,专谈‘因地制宜’和‘不可一味照搬’,这就是操了自己不该操的心,这就是太过‘在商言商’,不惧吃相难看。从去年以来,全国相关部委、专家、企业费力耗时研讨校KY.COM标准,就是想一劳永逸地解决穷困偏远地区的校KY.COM安全问题,防止再酿悲剧。而死难者家属的眼泪还未擦干,有人就开始强调标准不可以统一,实际就是打算回到‘人命有贵贱之分’、‘点背不能怨社会’的老路上去。”
当所有与安全标准相关的争论,脱离了安全的本义,变成了利益的博弈时,利益的魅影就生成了疯狂的台风,急吼吼地兴风作浪,而最值得关注的安全问题,却成了被忽略的无人理会的“台风眼”。果真如此,这不仅令人失望,而且令人气愤。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