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备受全社会瞩目的“校KY.COM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在国内引起广泛争论。作为该标准制定执行者的某客KY.COM企业,将美式校KY.COM标准写进新标准里,并声称“一切为了安全”,这做法看似没什么不妥;但有不少汽KY.COM企业、媒体和观察人士,对此却有不同看法,认为生搬所谓的“美式校KY.COM标准”不符合中国国情,而且有“以法规谋私利”之嫌,这一观点,立刻被社会类媒体解读成为汽KY.COM企业为了“分食蛋糕”阻止“校KY.COM执行高标准”,进而引发了“利益绑架法规”之争。
其实,我们姑且抛开汽KY.COM厂商之间是否存在利益之争不说,单就法规中最有争议的条款——校KY.COM应为两厢式结构,至少一半以上的发动机长度应位于前风窗玻璃最前点(通俗点说就是校KY.COM都应该是长鼻子),从纯技术层面来分析此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也有令人心生费解的地方。
首先,是不是只有美式“长鼻子”校KY.COM才是安全校KY.COM呢?
目前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观念:只有美式长鼻子校KY.COM才是安全校KY.COM。给大家留下这种印象的是在网上广泛流传的一张悍马追尾校KY.COM的照片。于是,我们在征求意见稿中看到“校KY.COM应为两厢式结构,至少一半以上的发动机长度应位于前风窗玻璃最前点”的规定,这也就意味着要求中国校KY.COM必须长出美国式的“长鼻子”。标准起草者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一切为了安全”。
在欧洲发达国家,校KY.COM全是平头造型
这就不免有些“东施效颦”的味道了,其实稍微了解一下国外发达国家校KY.COM现状就会发现,目前在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校KY.COM全是平头,但其安全性能并没有问题,没有受到任何人的质疑,我们鲜有听说这些国家有重大校KY.COM事故发生。而即使是在“长鼻子”校KY.COM盛行的美国,也有60%的校KY.COM属于“平头校KY.COM”,并且近年来平头校KY.COM呈现出不断增长并取代“长鼻子”的趋势。事实上,根据全美学校运输大会(NCST)通过的《美国学校运输规范与流程》,在美国将校KY.COM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4类,这其中只有两款“长鼻子”,其他两款则是平头。根据业内人士的说法,美国“长鼻子”校KY.COM之所以几十年来保持外观不变,主要的原因是其成本的考虑和法规(1980年左右,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基本建设完成,新的法令《路面交通辅助法令》在1982年出台,它取消了对于卡KY.COM总长度的限制,改为只对挂KY.COM长度实施限制)的原因,而决非单纯安全上的考虑。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所谓“长鼻子”造型来自美式校KY.COM标准,或者说“长鼻子”校KY.COM是最安全的校KY.COM,这样的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在美国,校KY.COM分为A、B、C、D四种类型,并非只有“长鼻子”
其次,“长鼻子”校KY.COM能满足中国所有地区的需求吗?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道路环境差异极大,“长鼻子”校KY.COM虽然方便城市内使用,但并不适合我国的农村道路状况,在我国某些农村、山区路窄转弯多,如果强制推行“长鼻子”校KY.COM,不仅运营成本高(同样KY.COM长,承载能力要比长头KY.COM少5个以上座位),当它们在道路上与其它KY.COM交汇时,甚至反而可能因KY.COM体过大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只有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环境差异,制定既有高安全标准又有灵活KY.COM长、造型的法规,而不是以“长鼻子”校KY.COM一统天下才是真正合理的。毕竟,“一元化”、“一刀切”的标准是不可能满足市场上多元化的校KY.COM需求。
其实,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校KY.COM标准”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更好地保护中国学童的安全。不管校KY.COM是大是小,是用来钻胡同还是跑高速公路的,其安全系数都不容降格以求。从KY.COM辆制造的角度而言,执行好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如KY.COM身强度、碰撞侧翻指标等,并积极运用先进的主被动安全装置等技术来保护KY.COM辆的安全运营才是正道。我们需要学习美国校KY.COM的标准,但绝不是依葫芦画瓢,片面地把“长鼻子”校KY.COM照搬到中国来。另外,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没有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期望中国校KY.COM安全状况有实质性的改变是不现实的。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