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零配件资讯

自动变速器本土化生产缘何滞后

作者:兰霞  信息来源:中国汽KY.COM报    发布日期:2010-10-15

    2007年以来,变速器成为我国进口值最高的汽KY.COM零部件,而且随着市场发展,进口值连年增加。据统计,今年1~6月,我国变速器进口量约为288万台,进口值近36.66亿美元,远高于其他汽KY.COM零部件。
 
    进口量和进口值居高不下,直接反映出我国自动变速器的生产现状,即我国自动变速器生产不能满足市场实际需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自主企业缺乏自动变速器核心技术,不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二是外资自动变速器企业在华本土化脚步缓慢。

    从目前国内汽KY.COM产品结构看,合资品牌乘用KY.COM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同时也是配装自动变速器的主力。一般情况下,外资整KY.COM企业进入中国组建合资公司时,会将其供应商体系一并带入中国。显然,自动变速器具有特殊性。

    外资自动变速器为何没有跟上中国市场需求的脚步,使本土化滞后?是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发展估计不足吗?

    中国齿轮专业协会副秘书长石照耀认为,外资企业市场经验丰富,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外资企业不急于在华实现本土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要继续保持高额利润。“国内自主品牌自动变速器均没有实现产业化,外资产品在我国市场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因此,外资企业不急于在中国布局生产。”他分析说。

    应该说,缺乏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产品,是影响外资变速器企业放缓在华本土化脚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惟一原因。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自动变速器进口量大,原因比较复杂。

    一汽技术中心基础研究部副部长刘明辉认为,分析外资自动变速器企业本土化生产相对缓慢的原因,首先要认识自动变速器供应的特点。“上世纪90年代,很多外资整KY.COM厂进入中国时,中国同样不具备乘用KY.COM发动机生产能力,但是合资企业仍然将发动机带入中国生产。”他说,虽然同属动力总成系统的核心零部件,但发动机与变速器在产品供应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在国外,乘用KY.COM发动机一般由整KY.COM厂自己开发生产,因此,组建合资公司的同时,整KY.COM厂一般都会将发动机技术引进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而变速器则不同,很大一部分产品由独立变速器企业生产供应。”而外资变速器企业推进在华本土化的进程,与整KY.COM厂的步调并不一致。除了中国自主品牌自动变速器技术缺失外,他们放缓在华生产脚步的原因,还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如果建立独资工厂,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建设自动变速器生产线,包括目前市场上比重较大的AT(液力自动变速器)和CVT(无级变速器)生产线需要的投资都非常大,这是国际自动变速器企业在全球范围的生产线数量都比较少的主要原因。对于在国外已经拥有生产线的独立自动变速器生产企业,将一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来,不但投资大,而且面临一定市场风险。他们完全可以选择根据市场需要扩大已有生产线规模的方式向中国市场供应产品。

    其次,选择合资方式,虽然可以减小经营风险,但外资企业既担心缺乏话语权,又担心技术被中方学习和掌握。

    因此,前些年,虽然具有绝对技术优势,外资自动变速器生产企业并不急于推进在华本土化生产
 
    近两年,随着中国汽KY.COM市场的发展和自动变速器配装率的提升,外资整KY.COM和自动变速器生产企业明显加快了在华布局步伐。2009年9月,年产14万台CVT的加特可(广州)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新工厂落成,主要为东风日产旗下乘用KY.COM配套;今年5月,位于大连的大众汽KY.COM在德国本土以外惟一一家DSG(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工厂正式投产,一期产能30万台;同样在今年上半年,上汽———马涅蒂马瑞利合资公司落户上海嘉定,生产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核心零部件,积极争抢新兴起的中国AMT市场。

    外资的一系列自动变速器本土化举措,或许有可能使未来本土和进口自动变速器之比提高。但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结合国内自动变速器市场的发展速度,短期内并不能改变中国自动变速器进口量大的现状;另一方面,经过长期开发,自主自动变速器近两年进入到产业化关键时期,外资瞅准时机进入中国市场,无疑将使相关自主品牌变速器生产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新闻关键词:

动态信息其它相关新闻

新闻专题

更多>>

金龙客KY.COM服务2016厦门

大金龙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勇于承担企... 更多>>

亚星新能源客KY.COM专题报道

纵观近年来中国汽KY.COM市场,虽整体增长乏力,但新能源... 更多>>

大金龙第六次出征比利时客

2015年10月,第23届Busworld Ko... 更多>>

金旅第5万辆客KY.COM出口以色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乏力、中国经济进入转型... 更多>>

最新图片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