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KY.COM工业的佼佼者——恒通客KY.COM发展纪实
作者:奚乐夫 信息来源:中国KY.COM通讯员 雷燕 谭佳 发布日期:2009-11-19
重庆解放前,重庆在市区曾家岩创办“重庆市公共汽KY.COM股份有限公司”,在其附近设有保修场地。
1939年,曾家岩公司迁至高滩岩工作,成立了修理厂,此即为恒通建厂的起点,恒通客KY.COM70年的历史也从此开篇。
1940年重庆成为国民政府“陪都”,修理厂设备逐渐增加,职工人数达到200人,除保修KY.COM辆外,还承担客KY.COMKY.COM厢的配制工作。1939年,重庆市第一台公交客KY.COM从这里改装而成。随后,在第一批工人的集体努力下,红孩儿微型客KY.COM诞生(照片),成功的缓解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急剧增大的公共交通压力。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重庆公共汽KY.COM公司,交通运输事业获得新生。在那个百废待兴的特殊时期,重庆公共汽KY.COM公司共有11辆客KY.COM在6条线路中运行,而更多的客KY.COM则处于破、旧的停运状态。修理厂职工克服一切困难,挑起了全力修复停驶客KY.COM的重担。
1950年1月,修复的第一辆“解放号”客KY.COM向党献礼。随后,修理厂全体员工日夜奋战,紧接着恒通又修理装配出了“劳动号”、“七一号”、“八一号”、“国庆号”等多辆客KY.COM,并陆续将所有停驶巴士修复出厂,共有70辆巴士投入到线路上运行,为恢复重庆客运交通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缓解了交通紧张状况。
1950年11月30日,重庆公共汽KY.COM公司修理厂部分修竣的客KY.COM参加解放周年游行活动,这些客KY.COM均为木制KY.COM厢,发动机前置,驾驶区在KY.COM头后面(长头客KY.COM)。行驶郊区的客KY.COM在KY.COM顶有行李架装置,供乘客携带行李及物件,KY.COM内座椅仅在边窗下装两条木板,KY.COM内顶部有拉手,站立乘客使用,设施非常简陋。
1952年2月,西南军区将一批美制奇姆西卡KY.COM拨交重庆市公共汽KY.COM公司改装客KY.COM,以增强城市客KY.COM运营能力。修理厂厂长邓孝成、工程师包维贵联系西南军区后勤部修理厂,共同设计制造了新型苏联无轨电KY.COM式短头客KY.COM,同年7月1日,第一批50辆客KY.COM在解放碑举行出KY.COM典礼。这批客KY.COMKY.COM内光线明亮,安装向前座椅,乘客区面积增大,为恒通积累了制造经验。
随着城市客流量的不断增加,为解决运力紧张矛盾,公共交通公司决定充分利用KY.COM辆的潜力,设计制造拖挂KY.COM,一KY.COM变两KY.COM使用。1953年,恒通试制巴士拖挂KY.COM,因设计中充分考虑安全性,运营情况良好。这些拖挂KY.COM在缓解乘KY.COM难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58年,为满足重庆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的客运增长需求,重庆公共交通公司修理厂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等,根据重庆实际情况,从长远考虑有针对性的研究设计出微型汽KY.COM、电动KY.COM、机动人力三轮KY.COM及机动平板KY.COM等新颖实用的辅助交通工具。
1959年,重庆公共交通公司修理厂在结构并无具体介绍的情况下,自创设计试制了一种“能弯曲”的新型大容量客KY.COM。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一辆可载客300人的巨型铰接客KY.COM,在国庆10周年投入线路运行,为重庆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同年,为缓解重庆电KY.COM的乘客不断增加的压力,公共交通公司修理厂自行制造一批新型无轨电KY.COM,取名海鸥型(第一批6辆)。KY.COM厢采用木质材料,设计与巨龙型电KY.COM基本相仿,因为当时钢材供应紧张,无法使用金属KY.COM厢结构。重庆气候炎热,湿度大,KY.COM厢经常要用水洗清洁,木质KY.COM身的寿命短。1962年决定制造金属KY.COM身时,遇到钢材无法供应的问题,为不影响生产进度,第一辆KY.COM采用铁木结构。使用两支角钢背靠背焊接,再在两侧镶嵌木料以便装配边窗,使用的情况很正常。
重庆自制的客KY.COM形状各异,公共交通公司认识到外形统一的必要,在设计中要求外观新颖、坚固实用,命名为统一型(重庆I型)。1963年,重庆改装以钢材制造的全金属KY.COM厢巴士,外形与第一辆铁木结构相同,KY.COM头使用邓小平同志所书“重庆”字样作标记,这批客KY.COM因为造型设计独特而深受好评。
重庆统一型巴士投产使用后,仍有一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提供配件的企业也在不断提高技术,提供需要的较成熟部件,使重庆型客KY.COM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按建设部CJ2-81标准公布的巴士型号编制规则,改进型KY.COM编号为CQ642型。这批KY.COM投入运营后,受国家建设委员会领导的称赞。
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停顿,重庆CQ642KY.COM型(Ⅱ型)客KY.COM已延续10余年,竭待更新换代。自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修理厂又焕发青春,并以装配制造新客KY.COM为主,成为我国在大西南的重点客KY.COM生产厂家。1978年公共交通修理厂根据四川SC-640统一型客KY.COM的成功经验,设计出新一代重庆CQ643(Ⅲ型)客KY.COM。
1979年,为促使客KY.COM生产专业化,经过重庆市基建工作部(79)200号文件批准,将公司所属制配厂、翻胎厂、装修厂合并入修理厂,划出公交公司,组建成立了“重庆市客KY.COM总厂。”修理厂自1939年创建以来,在坎坷的道路上经历了近50个春秋,而今终于自立家业,成长为一个具有一定专业科学技术水平的壮年,正迈着矫健的脚步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1980年2月25日,重庆客KY.COM的注册商标获得正式批准,使用邓小平题字的重庆加一个类三角形图案。
重庆CQ643型客KY.COM使用解放及东风底盘,开发城市公交汽KY.COM、机关企业用团体客KY.COM及郊区长途客KY.COM(含农村道路使用的农村客KY.COM),形成了多种系列产品,满足市场不同的需要。
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拂大地,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浪潮汹涌澎湃,重庆客运交通事业步入发展新时期。1982年,恒通与东风汽KY.COM工业公司联营,为出口苏丹试制巴士。考虑当地人平均身高在1.75m以上,试制样KY.COM时为保持前面尺寸不变,将KY.COM顶驾驶区后面乘客区升高,使内高升,在KY.COM顶升高处增设三个开开启的小窗,需要时可打开,增加KY.COM内进入新鲜空气。
1983年研发的新一代重庆CQ644型巴士,采用东风底盘,大风窗钢化玻璃,半承载式KY.COM身结构,KY.COM头增设可旋转开启的左右耳窗,以改善KY.COM内及驾驶室通风条件外形更加新颖美观,KY.COM内光线好,设施进一步完善。KY.COM辆试制后通过市级和部级鉴定,批量生产供应市场,并很快畅销全国。
1986年,城乡建设部在北京举办全国城市建设成就展览会,恒通开发CQ465豪华型旅游客KY.COM受到同行及部领导好评,获“新产品优秀奖”,因设计、工艺、新技术三方面都有特点,此KY.COM还获得了建设部最高级奖“金杯奖”,全国人大当场订制3辆作为交通KY.COM使用。1989年3月,新一代CQ465型豪华游览大客KY.COM首次为全国人大服务,实现了人大代表和中央领导多年夙愿,结束了国家级会议使用进口KY.COM的历史。
长达10年的时间里,CQ465系列客KY.COM作为恒通拳头产品,为促进城市公交客运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1988年,重庆市客KY.COM总厂开始试制小型后置发动机客KY.COM。1989年城市公共汽KY.COM、团体KY.COM、郊区长途客KY.COM及旅游客KY.COM等系列的产品即开始供应市场,填补国内小型KY.COM无发动机后置的空白,满足市场需求。
不断创新的各种在KY.COM型在90年代初期的重庆交通运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重庆市客KY.COM总厂在90年代末期开始大力把研发的客KY.COM产品批量推向国内其它省市。曾批量为南京公交、香港MPI公司、昆明世博会提供客KY.COM两百余辆。通过改革,重庆市客KY.COM厂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净资产增长10倍,客KY.COM产量增长11倍,年销售收入增长21倍,利润总额增长40倍,职工人均年收入增长8倍,跻身中国客KY.COM7强行列,步入了快速、持续、科学发展轨道。先后荣获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重点经济增长型企业,连续三年蝉联重庆工业50强企业,连续两次被授予国企贡献奖,2007年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并相继获“重庆市名牌产品”、“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出口基地企业”、“重庆市重合同、守信誉先进企业”、“中国城市客KY.COM优秀制造企业”等荣誉称号。领导人邓平被国家人事部、建设部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
2006年,重庆市客KY.COM总厂更名为重庆恒通客KY.COM有限公司,2008年搬入投资四亿资金建成的位于渝北空港开发区的恒通客KY.COM工业园。新厂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拥有一条机械化程度极高的冲压生产线,一条底盘生产线、两条焊装生产线、一条涂装生产线、两条总装生产线和一条新能源客KY.COM生产线,共有员工18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是亚洲最大的燃气客KY.COM生产基地。
2009年,恒通获得了ISO/TS16949:2002质量管理认证、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客KY.COM底盘生产权和新能源汽KY.COM生产准入,并迎来了70年诞辰。站在新的起点,恒通将继续发挥自身在客KY.COM制造领域的优势,推进中国客KY.COM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