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厦门金龙首辆客KY.COM“诞生”于水泥厂(一)

作者:兰霞  信息来源:凌玉贵    发布日期:2009-11-19

    历载二十一年风雨之金龙,是全球客KY.COM制造业的一条中国“龙”,它以龙腾般的速度创造了中国客KY.COM制造业惊人的奇迹:1988年以2000万元资金起家(其实实际资金不足500万元),年产量由最初的5台,到现在超过13000台;厂房设施由当初全靠租赁,到现在拥有65万平方米的世界级客KY.COM生产基地;销售收入由当年的126万元,发展到2008年的53亿元,产品横征亚、非、欧、南美和大洋洲等55个国家和地区。
 
    1988年-1996年

    艰辛创业路 自主谋发展

    “大金龙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创业史,是一部自强不息、不断前行的拼搏史。”大金龙董事长孙建华介绍说。

    1988年,金龙人用特区初创时期的“突围”精神,在偏居东南一隅的厦门建立了客KY.COM企业,令世人震撼。原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厦门市市长朱亚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感慨,“厦门制造的第一辆客KY.COM,‘诞生’在原来的市政公司位于西郭的水泥管厂里”。“我们没有力量,可以借助别人的力量啊。”充满激情的特区人这样说。自1983年底起,时任厦门市长的邹尔均、副市长李秀记等先后四次带队到第二汽KY.COM制造厂参观学习,并坦诚地表示:希望发挥特区的“窗口”作用,利用政策优势“外引内联”,在厦门制造汽KY.COM!

    受到厦门的感染,1988年上半年,中国第二汽KY.COM制造厂(现为东风汽KY.COM公司)厂长陈清泰亲自带队来到厦门考察,并与邹尔均签署了合作协议。1988年9月份,厦门汽KY.COM工业公司即“厦汽”成立;12月份,厦门金龙联合汽KY.COM工业有限公司,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大金龙”成立——中国第二汽KY.COM制造厂(现为东风汽KY.COM公司)、华能综合利用开发公司、厦门汽KY.COM股份有限公司和台湾国产香港法亚洋行(现为创兴国际有限公司)各占四分之一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第二汽KY.COM制造厂(现为东风汽KY.COM公司)是以技术入股获得25%的股份——技术入股。1990年1月,厦汽与东风柳州汽KY.COM公司等合资的厦门金龙汽KY.COMKY.COM身有限公司成立;1992年8月,又合资成立了厦门金龙旅行KY.COM有限公司,这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小金龙”,当年试产107辆、产值达2088万元。

    大金龙总经理助理林闽雄是公司第一代元老。他回忆说,厦门特区成立,政府提出要发展汽KY.COM工业,不过,厦门没有加入轿KY.COM和小汽KY.COM制造业的角逐,而是另辟蹊径,瞄准了大中型客KY.COM。“水泥管厂刚好完成饮水工程这一使命,厦汽就兼并水泥管厂,成立客KY.COM厂”。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装厂,生产线非常简陋,全靠人工敲打,年产量只有5辆。

    那时,厦门根本没有任何汽KY.COM制造的基础,大金龙起步相当艰难。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著名品牌以“股份和市场换技术”的合作方式开始大举进入中国,“洋品牌”客KY.COM在国内达到了空前繁荣。金龙客KY.COM并不是业内第一个引进国外技术,生产中高档KY.COM的客KY.COM企业。在此之前,1982年起,沈飞汽KY.COM制造厂先后引进日本富士重工、日野KY.COM体等公司的KY.COM身制造技术,1986年北方KY.COM辆制造厂引进德国尼奥普兰公司技术生产高档豪华旅游轿KY.COM。而到了90年代,则是我国客KY.COM企业与国外合作的高峰期,我国较大的客KY.COM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与国外展开合作,主要品牌有安徽安凯、西安沃尔沃、桂林大宇、亚星奔驰等,合资企业几乎垄断了当时中国的豪华大客KY.COM市场。但敏锐的大金龙人很快发现“洋品牌”由于不适合中国国情难以在国内立足,而拥有自主技术、自主品牌的“国情KY.COM”却成空缺。于是,在列强环视中,身形弱小的大金龙,决意走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的道路——争取掌握关键技术,不搞技术合资,在市场上顶着压力与国外品牌展开面对面的竞争。选择了自主研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客KY.COM之后,大金龙产销量迅猛增长。1990~1994年间,大金龙XMQ6700产品销量从最初的5台提升到614台。林闽雄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1990年,大金龙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客KY.COMXMQ6700问世,要送到北京去参加展览,由于技术不过硬,KY.COM一出岛就抛锚了,后来,还是用火KY.COM一路载送到北京。

    提起这事,大金龙一位退休工程师回忆:1988年,大金龙做第一批KY.COM的时候,连装配图纸都没有,买了一台进口整KY.COM,依葫芦画瓢,把进口的散件组装起来,贴上自己的牌子,这就是全部的工作。KY.COM出厦门抛锚了,由于缺乏技术,大小毛病令人防不胜防,最后只能派两名维修技工一路护送到北京。但是,大金龙人并没有因此而却步,也没有向困境妥协、向国外品牌妥协,从而丧失自己自主品牌的特性。大金龙人自主研发的斗志被激发了,大金龙当即筹集资金、抽调人员组建了技术研发中心,从事专业客KY.COM技术的研发工作,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提升工程。

    还有一个故事,可以佐证当时金龙的“寒酸”:由于工厂面积小,没有专用的试KY.COM道,金龙人只能在交通低谷时利用城市道路试KY.COM,还常常被贴罚单。尽管困难重重,但是,金龙人永不言弃。他们用特区人特有的精神,让大金龙从小到大,让厦门汽KY.COM工业从无到有。继1990年创造性地设计出第一代中型豪华旅游客KY.COM产品后,1993年11月8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证券简称“厦门汽KY.COM”,证券代码600686;1994年,金龙人针对国内高速公路蓬勃发展的机遇开发了适合高速客运的大型豪华客KY.COM;1995年,当城市公交KY.COM开始向着高档化发展时,及时推出了豪华公交KY.COM。

    1997年-2001年

    销量节节上升 曾连续3年成为客KY.COM老大

    1997年,在城市间中短途客运KY.COM辆面临大批更新时,厦门金龙适时推出了中、高档中巴……这些产品有不少是中国客KY.COM的首创,并且,在“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山万水”这种“四千销售精神”的带动下,金龙客KY.COM很快就打开市场,成为中国客KY.COM业的一支民族品牌劲旅。

    1998年,金龙开始进入核聚变式的发展阶段,这一年,他们开始了全新的VI系统导入,同时停止使用从前的商标,引入全新的“椭圆中加一个人形”新商标,金龙称之为最具历史性的品牌变革。金龙新商标的椭圆形设计灵感来自地球的形状,表明企业的资源来自全球,金龙要制造世界级的中国客KY.COM。椭圆里标志形象主体的“人”形,强化企业服务于人的“处处关怀”理念。“人”字的右撇与椭圆相连,表明企业植根于民族工业;左撇与椭圆留有空间,表明金龙人志在领先,深知开拓无止境,惟有加倍努力,才能时时领先于客KY.COM制造业。正是因为对品牌塑造的重视,“厦门金龙联合汽KY.COM工业有限公司”渐渐开始在广大客户群中传播,直至耳熟能详,短短几年,金龙已成为行业的领先者。就在当年大金龙举办10周年的庆典上,金龙邀请很多客户来到厦门,客户们没有想到,简陋的厂房,竟然能产出驰名中外的高档客KY.COM,他们连连说:“破窑出好瓦”。

    “那个时候客户要去厂里参观,我们都委婉谢绝,因为场区太小、太旧”,大金龙副总经理徐向东介绍道。的确,创业初期的大金龙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场地。从1997年到1999年间,由于销量剧增,原有场地已经难以满足生产。胆量过人的大金龙人敢于租赁敢于发展,先后成立了武汉、绍兴两个事业部和苏州子公司,分工生产中巴、公交客KY.COM和豪华中大型客KY.COM。1998年12月,苏州金龙成立,2000年拿到底盘生产资质,2001年正式使用金龙商标,2003年成立独立的销售公司,然而正是苏州金龙的发展让厦门金龙陷入了错综复杂的股权之争,再加上大金龙与小金龙的一些纷争,大金龙的销量连续数年出现了下滑,让郑州宇通有了后来居上的机会。

    从销量上看,1997年至2001年,大金龙产量连续保持100%上下的增长速度,其中,1997年751台,当年实现产值3.5亿元,1998年1329台,1999年3571台,2000年6339台,2001年10185台,连续3年荣登客KY.COM销售第一的宝座。从2001年成为首个大批量客KY.COM服务于“人大”和“政协”两会、“世界大运会”、“亚太经合会”和“世界华商会”等大型国际会议的国产客KY.COM品牌开始,大金龙多次以“国宾”KY.COM的身份参与重大活动,以舒适、安全、稳定及出色的保障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嘉奖。但是进入高速发展之后,复杂股权关系的弊端开始显现。大金龙内部人事斗争不断,因为缺乏强有力控股股东,难以保证政令畅通,内部对企业长远战略规划不能统一,这无疑阻滞了“金龙速度”的油门。此后的股权纷争使大金龙跌入事业的低谷。

新闻关键词:

动态信息其它相关新闻

新闻专题

更多>>

金龙客KY.COM服务2016厦门

大金龙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勇于承担企... 更多>>

亚星新能源客KY.COM专题报道

纵观近年来中国汽KY.COM市场,虽整体增长乏力,但新能源... 更多>>

大金龙第六次出征比利时客

2015年10月,第23届Busworld Ko... 更多>>

金旅第5万辆客KY.COM出口以色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乏力、中国经济进入转型... 更多>>

最新图片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