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企业都希望自己有底蕴。但什么是底蕴?恐怕能回答好的企业并不多。“冰山在海面移动是庄严沉稳的,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海面上。”海明威在表达自己所追求的文体风格时说的这句话是对底蕴的解释。如果将其换成企业底蕴的回答,就是一个企业深藏不露却让人强烈感受的重量,就是其底蕴。
客KY.COM业,就有这么一家企业,在中国客KY.COM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显山不露水,却时刻让人感到其存在的分量,这家企业就是厦门金旅。
成立于1992年的厦门金旅,从轻型客KY.COM起家,1997年研发生产中巴,1999年上马大客KY.COM项目。15年来从一个客KY.COM行业的新面孔发展成为中国客KY.COM产品系列最全的客KY.COM制造商之一,产品覆盖4.8~13.7米,5~66座的各类客KY.COM,拥有近40个产品系列。
然而,仅有这些是不足以构成企业底蕴的,底蕴应与高绩效联系在一起,它应具有获得持久稳定的效益增长能力。从当年只有30人,工业产值几千万元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今天客KY.COM业销量亚军,厦门金旅年销售收入超过38亿元,产销客KY.COM1.75万辆,创造了客KY.COM业经济综合指标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奇迹。
不少人想探究厦门金旅靠什么取得高绩效。对于这个问题,厦门金旅总经理叶宏廷的回答很像他低调的性格:“把握市场。”答案似乎很简单,但却概括着有底蕴的企业本质。
管理经济学中有这样的论述:高绩效的企业总是与客户在一起,总是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进入恰当的市场。
实际上,厦门金旅从轻客,中型客KY.COM到大型客KY.COM的产品发展轨迹,就演绎着这样的论述。
金旅对于市场的深刻认知,应该说源于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后开始的“春天”的故事。这一年市场经济的概念得以明确,而在这一年成立的金旅,还未来得及享受政府的“抱养”,就被抛入了市场。一出生就开始在市场中“扑腾”的金旅,自然对“市场”二字体会颇深。而市场的历练又练就了金旅对市场的洞察力。
1995年,在全国各地蜂拥上汽KY.COM项目后,全国涌现出不少轻客产品。其中,尤以丰田“海狮”版的客KY.COM为甚。而当时金旅从台湾裕隆汽KY.COM公司引进的6390、6440型轻型客KY.COM,由于KY.COM型小,配套体系不健全,在市场上的优势已不明显。基于市场的观察,及给定条件和发展环境的选择,金旅摒弃原有的产品,选择了适合自己又适合市场的产品——“海狮”。
“海狮”产品的引进,让厦门金旅在发展中上了一层楼。当时丰田的中国战略,是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大的利润。在这种策略下,丰田的海狮技术是“开放”的,多扶持一个企业,就可以多卖技术、多卖配件。
即便如此,金旅却是众多企业里获益最丰的。金旅获得了市场、获得了技术、获得了管理。丰田的高层曾这样感叹:与金旅打交道,使丰田改变了对中国企业的看法。
这绝不是奉承。1997年,当越来越开放的中国,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越来越丰富时,产品结构单一的金旅与丰田合作,开始了再一次转折。引进丰田考斯特产品,开始中巴KY.COM的生产。这一不同于其他企业的远见是:KY.COM身采用模具冲压和机电一体化,从总装线上完成整KY.COM造型的精确定位和焊接;涂装上采用先进的阴极电泳工艺。
选择的不同,往往结果不同。1998年起,金旅考斯特客KY.COM即被首汽选定为“国宾KY.COM队的专用用KY.COM”。“国宾KY.COM”的政治殊荣给金旅这款KY.COM带来了“好运”,10年来,这款KY.COM的销售长盛不衰,迄今还受到首汽集团、北汽集团、中旅集团、上海锦江集团、江苏远大集团、广州白云汽运等大用户的青睐。去年一年仅这款KY.COM就销售了近3000辆。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999年,当金旅的中巴KY.COM仍在市场热销时,公司的管理层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客KY.COM产品发展的趋势问题。当时,高速公路和旅游业的发展已使大型客KY.COM市场的需求露出了端倪。在这一态势下,具有前瞻性的金旅决策层再一次做出了重大选择:组建独立的汽KY.COM研究所,上马大客KY.COM产品项目。
现在,金旅人说起当初的选择,还时时流露出一种自豪。从2000年起,“雷腾”系列、“龙腾”系列、“6118”系列、“金凤凰6127”系列、“金旅马可波罗6127”系列等各类大客KY.COM就开始源源不断地从金旅驶向全国。其中,“6127”系列客KY.COM被首汽、北汽选定为全国两会代表的专用用KY.COM。
这就是市场的规律,能够洞察市场的企业才会拥有市场。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