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当海格客KY.COM勇夺BAAV(世界客KY.COM联盟)三项年度大奖的时候,BAAV主席 Guido先生就强烈预感到,海格客KY.COM必将在2007年的大巴市场上有所突破。
不出 Guido先生所料,几天后,从深圳大巴市场传来了消息,海格客KY.COM“捕获”深圳机场164辆豪华大巴KY.COM的订单,取得一季度国内大客销售最好成绩,引起业内强烈反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月29日,更具轰动效应的消息出世,苏州金龙在莫斯科签定1000台海格客KY.COM出口俄罗斯的协议,成为有史以来,中国大巴出口单笔的最大订单。接下来海格大客KY.COM又获得出口卡塔尔360台的订单……海格客KY.COM似乎抢尽了上半年大巴市场的风头。
事实的确如此,上半年业绩盘点,苏州金龙生产的海格客KY.COM凭借,23.11亿元的销售额,以及44.14%增长幅度居国内主流客KY.COM品牌之首,其中大巴市场的突破为销售额的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海格客KY.COM进军大巴市场不过5年左右的时间,为什么会取得如骄人的业绩?记者在采访苏州金龙相关负责人后获悉,成绩的背后,其实是昔日“中巴王”—苏州金龙大力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结果。
众所周知,苏州金龙最初凭借客KY.COM底盘技术起家,其生产的中型客KY.COM的底盘拥有极高的市场声誉,因此企业围绕在中巴领域的技术优势,苏州金龙构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凭借近7万台的市场保有量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中巴之王。
但是,伴随着整个客KY.COM行业的快速发展,苏州金龙发现,客KY.COM业同质化的现象日趋严重,这个月推出的“新花样”,下个月竞争对手就能学会,甚至许多海格的“发明创造”已经演变成了整个客KY.COM行业的标准。凭借原来技术构建的核心竞争力,面临过时的危险。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出于市场发展和企业的需要,苏州金龙开始开发海格大型客KY.COM。这对苏州金龙来说,是一个难度不小的挑战,因为苏州金龙不但要将自己在中巴领域形成的优势保持下去,而且要围绕大巴技术,二次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怎么办?公司高层果断“拍板”:两条腿走路。在坚持技术创新的同时,全面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使海格客KY.COM的制造工艺和整体安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于是,苏州金龙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自主创新”之中。在短短几年间,苏州金龙创造十多项行业第一。国内第一家将轿KY.COM盘式制动技术运用到客KY.COM上,第一家在客KY.COM上匹配大马力节油发动机,第一家在客KY.COM上装备氙气大灯,第一家在客KY.COM上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的CAN总线技术、第一家推出氢燃料城市客KY.COM……正是这些第一,帮助苏州金龙完善了新一代客KY.COM必备的核心的单项技能和技术。
同时,苏州金龙还通过吸收外来技能来再次打造核心竞争力。与“公路之王”,SCANIA(斯堪尼亚)合作,学习其在客KY.COM领域的先进技术。双方合作后,顺利推出了海格A80、A90系列高档客KY.COM,成为我国新一代高档客KY.COM的标志性产品。这两个系列的高档客KY.COM无论在豪华程度、科技、环保等方面都代表了近几年世界同类产品的发展方向。
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苏州金龙学习到了国际上最新的设计理念,推动了苏州金龙整体客KY.COM设计水平的提升,尤其是现代电子技术、气控技术、液压技术、电子模块技术等新科技的大量采用,众多配件的国际化采购,使海格客KY.COM的研发技术第一次全面与行业先进技术接轨,为加快苏州金龙的客KY.COM技术升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二次打造核心竞争力,苏州金龙最终站在了国际客KY.COM制造水平的前沿。接下来,身怀绝技的苏州金龙马不停蹄的挑战“高难度”建立自己的国际地位,不断突破各个海外市场的进入门槛,全面融入世界客KY.COM市场的竞争中。连续通过了欧盟EEC、海湾GCC和俄罗斯GOST认证,以及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认证。
因此,今年上半年海格客KY.COM成为大巴市场的明星,并不让苏州金龙感到意外。获得俄罗斯1000台大单也似乎在情理之中,这是苏州金龙跨入全面提升阶段的标志,海格客KY.COM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