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 678-2001(2001-12-30发布,2002-05-01实施)
前 言
为了适应客KY.COM技术的发展需要,本标准在GB/T 12432-1990《客KY.COM乘客门门泵技术条件》、GB/T 12433-1990《客KY.COM乘客门门泵试验方法》基础上对门泵的类型、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都有了更全面的内容及更高的要求,如门泵类型按动力源分,有气动门泵、电动门泵;按乘客门开启后所处位置分,有外摆乘客门门泵、内摆乘客门门泵、折叠乘客门门泵、滑移乘客门门泵。技术要求规定了客KY.COM行驶时锁紧乘客门、乘客门关闭时不夹伤乘客、发生紧急情况乘客门能被立即打开的安全性能要求以及相应的试验方法,这些安全性能是参照了国内外有关规定制订的。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GB/T 12432-1990《客KY.COM乘客门门泵技术条件》、GB/T 12433-1990《客KY.COM乘客门门泵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KY.COM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华申埃列纳自动门机械有限公司、河北第二机械厂、无锡市联发自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金湖汽KY.COM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学千、赵士瑞、曹欣、李志忠、张炳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KY.COM行业标准
QC/T 678-2001
代替GB/T 12432-1990
客KY.COM乘客门门泵 GB/T 12433-1990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客KY.COM乘客门门泵(以下简称门泵)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客KY.COM乘客门启闭机构为回转式、直线往复式的门泵。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1-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942.2-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 7258-1997 机动KY.COM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13094-1997 客KY.COM结构安全要求
JB/T 5923-1997 气动气缸技术条件
QC/T 413-1999 汽KY.COM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625-1999 汽KY.COM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门泵
以压缩空气或电为动力源,用于启闭客KY.COM乘客门的一种控制执行装置。
3.2 门泵系统
由门泵、锁紧装置、防夹装置、紧急开启装置、控制元件及其联接件组成。
3.3 负载
指门和连接件的重量。
4 产品分类、型号
4.1 产品分类
4.1.1 门泵按动力源不同分为两类:
a)气动门泵(代号不标出):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门泵;
b)电动门泵(代号D):以电为动力源的门泵。
4.1.2 门泵按乘客门在开启后所处位置不同分为四类:
a)外摆乘客门门泵(代号W):乘客门开启后摆移至KY.COM身外,且距KY.COM身有一定距离;
b)内摆乘客门门泵(代号N):乘客门开启后,大部分摆移至KY.COM厢内;
c)折叠乘客门门泵(代号Z) :乘客门开启后至少有两扇乘客门铰接折叠在一起;
d)滑移乘客门门泵(代号H):乘客门开启后贴于KY.COM身外或藏于KY.COM身央层中。
4.2 产品型号
4.2.1 产品型号的标记方法
4.2.2 产品型号的标记示例
读作:1型电动外摆乘客门门泵。
5 技术要求
5.1 工作环境
5.1.1 温度:-40℃~65℃。
5.1.2 相对湿度不大于90%。
5.2 工作气压或标称电压
5.2.1 气动门泵额定工作气压为0.7MPa,工作气压范围为0.4MPa~0.8MPa。
5.2.2 电动门泵标称电压为12V或24V,工作电压范围分别为11V~15V或22V~30V。
5.3 外观质量
5.3.1 产品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明显划痕和碰伤等缺陷。
5.3.2 涂镀层应完好、均匀、无气泡、无堆积。
5.3.3 涂层与被覆盖物表面牢固结合。
5.3.4 塑料零件不得有裂纹和影响使用性能的变形。
5.4 安全性能
5.4.1 门泵系统应符合GB 13094-1997中4.4.4.1的规定,保证乘客门锁止可靠,在客KY.COM行驶中,不允许乘客门自行开启。
5.4.2 除折叠式乘客门外,门泵系统应符合GB 13094-1997中4.4.4.2的规定,乘客门在任何情况
下,启闭时应缓速,并使乘客不会被乘客门伤害或夹住。在启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乘客门应能停止关闭或自动开启。气动门泵夹紧力应不大于150 N,电动门泵夹紧力应不大于250 N。
5.4.3 门泵系统应符合GB 7258-1997中10.5.2规定,客KY.COM静止时或发生故障时,在KY.COM内或KY.COM外能
手动操纵紧急开启装置,在紧急开启装置动作后,乘客门能被立即打开。
5.5 工作性能
5.5.1 空载性能
5.5.1.1 气动门泵在空载状态下,按6.2.3.1进行试验,门泵在全行程内应运行平稳,无卡死现象。
5.5.1.2 电动门泵在空载状态下,按6.2.3.2进行试验,门泵在全行程内应运行平稳、无卡死现象。
5.5.2 耐压性能
5.5.2.1 气动门泵按6.2.4.1进行试验,卸去气压后,各零部件不得产生永久变形及其它异常现象。
5.5.2.2 电动门泵按6.2.4.2进行试验,其耐电压性应符合QC/T 413-1999中3.15的规定。
5.5.3 密封性能
5.5.3.1 气动门泵密封性能用肥皂液或把气缸浸没在水槽中进行检查,按6.2.5.l进行试验,门泵气缸不应有外泄漏、内泄漏气泡产生。
5.5.3.2 电动门泵按6.2.5.2进行试验,其防护等级应符合GB/T 4942.2规定,不低于IP 55。
5.5.4 负载性能
5.5.4.1 气动门泵按6.2.6.1进行试验,门泵在全行程内应运行平稳,无抖动爬行现象。
5.5.4.2 电动门泵按6.2.6.2进行试验,门泵在全行程内应运行平稳,无抖动爬行现象。
5.5.5 耐振动性
5.5.5.1 门泵应能经受上下方向的扫频振动试验,振动试验要求见表1。
表1 扫频振动试验要求
扫频范围,Hz | 位移幅值或加速度 | 周期,min | 扫频次数 |
17~200 | 17Hz~60Hz时0.35mm | 15 | 16 |
60Hz~200Hz时50m/s2 |
5.5.6 耐久性
按6.2.8.1进行试验,气动门泵的往复工作运行次数应不小于5.0×105次;电动门泵的往复工作运行次数应不小于1.0×105次。
6 试验
6.1 试验条件
6.1.1 介质和电源
6.1.1.1 压缩空气应经过滤、除水,过滤精度为25μm~50μm,分水效率不低于80%。
6.1.1.2 电动门泵标称电压为12V,试验时电动门泵的端电压力13.5V±0.2V;标称电压为24V,试验时电动门泵的端电压为27V±0.4V。试验电源应采用配套汽KY.COM用蓄电池或直流稳压电源,稳压电源的波纹系数不大于5%。
6.1.2 环境条件
气动门泵试验环境温度5℃~35℃,电动门泵试验环境温度5℃~3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
6.1.3 测量仪器和稳态条件
气动门泵测量仪器和稳态条件应符合JB/T 5923-1997中4.1.3的规定;电动门泵测量仪器应符合QC/T 413-1999中4.1的规定。
6.2 试验方法
6.2.1 外观检查
6.2.1.1 产品的外观质量检查用目测法。
6.2.1.2 零部件涂镀层外观质量用目测法检查,出厂试验时只对产品外部零部件进行检查。内部零件在型式试验过程中进行检查。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按QC/T 625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
6.2.1.3 零部件涂层外观质量用目测法检查,涂层的附着力可直接在经充分干燥的产品表面涂层上用栅格法分别在3台产品上进行检查,用12号手术刀纵横各划4道,每道间距1mm,形成9个方格,在方格内的涂层无起层现象。
6.2.2 安全性能试验
6.2.2.1 在进行安全性能试验时,将门泵系统零部件全部装在模拟实际使用的试验台上进行。
6.2.2.2 门泵启闭乘客门3次,其结果应符合5.4.1的规定。
6.2.2.3 对单扇门测试时将夹紧力的测量仪器放在乘客门与门框的距离为60 mm±10mm处,如图
1;对双扇门测试时将夹紧力的测量仪器放在两门中间位置,其间距为200 mm±20mm。试验装置所加负载:气动门泵不小于800N,电动门泵不小于500N。测试夹紧力3次,取平均值。夹紧力应符合5.4.2条规定。
6.2.2.4 使用紧急开门装置开启乘客门3次,其结果应符合5.4.3的规定。
6.2.3 空载性能试验
6.2.3.1 按图2的试验装置,按工作状态向气动门泵气缸的进出气口交替施加0. 16 MPa气压,进行不少于5次的往复运行。
6.2.3.2 按图3的试验装置,按工作状态给电动门泵输入标称电压12 V或24 V,电流值不大于4A,进行不少于5次的往复运行。
6.2.4 耐压性试验
6.2.4.1 在空载状态下,按图2的试验装置向气动门泵气缸的进出气口交替施加1MPa的气压,持续1min。
6.2.4.2 在空载状态下,电动门泵耐电压试验按QC/T 413-1999的4.9规定进行。
6.2.5 密封性能试验
6.2.5.1 气动门泵密封性能试验可采用下列二种方法之一。
a)向门泵气缸的进出气口交替施加0.4 MPa和0.8MPa气压,持续1min用肥皂液检查;
b)按图4的试验装置,把门泵气缸浸没于水槽中,向门泵气缸的进出气口交替施加0.4 MPa和
0.8 MPa气压,持续1min。
6.2.5.2 电动门泵的防护试验,按GB.T 4942.2-1993中8.1及8.2的规定进行试验。
6.2.6 负载性能试验
6.2.6.1 按图5、图7的试验装置,给气动门泵的最终工作输出端施加不小于800 N负载,并向气缸的进出气口交替施加0.7MPa的气压,进行不少于5次的往复运行。
6.2.6.2 按图6、图8的试验装置,给电动门泵的最终工作输出端施加不小于500 N负载,并输入标称电压12V或24V,工作电流值不大于5A,进行不少于5次的往复运行。
6.2.7 耐振动性试验
6.2.7.1 将门泵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并处于正常安装状态,在不工作状态下进行试验。耐振动性应符合队5.5.5.1和5.5.5.2的规定。
6.2.7.2 振动试验机的振动波形为正弦波动汀速度波形失真应不超过25%,测试传感器安装在门泵上或安装在门泵的夹具上。
6.2.7.3 扫频连续进行,频率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变化。
6.2.7.4 频率允许偏差:5Hz~50 Hz时为±1Hz,大于50Hz时为±2%。
6.2.8 耐久性试验
6.2.8.1 将门泵系统零部件全部装在模拟实际使用的试验台上进行试验。气动门泵试验时,允许调整,但不允许更换零部件;电动门泵试验时,允许调整,允许更换电刷不大于2次。
6.2.8.2 按图5、图6、图7、图8的试验装置,向被测门泵施加符合5.2.1规定的工作气压或输入符合6.1.1.2规定的试验电压。气动门泵运行速度4~6循环次/min,电动门泵运行速度3~4循环次/min,可不连续运行试验。
6.2.8.3 门泵零部件发生损坏应终止试验,并记录已完成的总试验次数。
7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1.1 每台门泵应由制造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能出厂。
7.1.2 出厂检验分为必检项目和抽检项目。
出厂必检项目:5.3.1、5.3.2、5.3.4、5.5.1、5.5.3。
出厂抽检项目:5.2.5、5.5.4。
7.1.3 门泵产品抽检数量为每个生产班次产量的2%,但不得少于3台。
7.1.4 在抽检的产品中如有不合格项目,则该项目应加倍抽检,如仍有不合格,则对该批产品的该项目逐台(件)进行检验。
7.2 型式试验
7.2.1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或老产品转产生产;
b)产品结构、材料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产品,每2年一次;
d)产品停产1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7.2.2 型式试验的门泵应从出厂检验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3台,其中耐久性试验只做一台。先按出厂检验项目进行全检,合格后再进行5.3.3、5.4、5.5.5、5.5.6项目试验。试验中若发现不合格项目时,允许加倍抽样复测。若仍不合格,则判该批次产品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8.1 标志
在门泵产品的适当位置固定标牌。标牌应清晰耐久,标牌上应包括下列内容:
a)制造单位名称和商标;
b)产品名称和型号;
c)额定工作气压或标称电压;
d)制造日期和代号。
8.2 包装
8.2.1 产品的包装应符合门泵使用单位和运输部门的要求,并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致因包装不当而损坏、遗失。
8.2.2 产品包装外表面应标示有以下内容: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单位名称、地址。警示标识应符合GB 191的规定。
8.2.3 产品出厂装箱时,应附带下列文件:
a)产品合格证;
b)产品使用说明书(应有质量保证内容);
c)装箱清单。
8.3 运输
运输中应防止碰撞、雨淋,应轻放。
8.4 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
--------------------------------------------------------------------------------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