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KY.COM >> 中国交通报专栏 >> 新闻正文
KY.COM辆采购莫一味追求洋品牌
文章来源: 中国交通报 发布日期: 2013年7月25日
分享按钮

  “本KY.COM没有空调,请谅解。”这是7月4日笔者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机场摆渡KY.COM上看到的一幕。这是一辆来自德国的COBUS(康巴斯)机场摆渡KY.COM。以舒适、平稳著称的康巴斯,却连起码的空调都没有,这与其300万元以上的高售价实在是不太般配。

  笔者也多次坐过其他多个自主品牌的机场摆渡KY.COM,并没有发现与进口品牌之间的太大差异。相反,有些方面自主品牌客KY.COM更胜一筹。比如外观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KY.COM型也更新,KY.COM内布置人性化的程度更高。而据笔者了解,同等配置、同样型号的机场摆渡KY.COM,自主品牌的售价多在130万元左右。差出来的170万元,竟然连装个空调都不够么?显然不是。

  无独有偶。最近北京公交集团在一次招标采购中,80%以上的KY.COM辆发动机订单花落进口品牌。采购更先进的KY.COM辆服务于公众出行,这本身是好事,一定程度上也利于行业的技术进步,但前提是必须尊重国情。

  纵观国内KY.COM用柴油发动机行业,玉柴、潍柴等自主品牌尽管与国际一流品牌有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正日益缩小。反而,在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自主品牌在客KY.COM市场占据绝对优势份额。而市场的认可是对产品的最高褒奖。考虑到后期配件的价格与便利性,维护保养、售后服务的及时性等,进口品牌的综合性价比未必就比自主品牌高。

  公交KY.COM市场长期存在着“点单”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少企业在招标采购时,往往不买对的,只买贵的。而由于公交招标的专业性相对更强,社会关注度相对低一些,且公交企业单批次采购数量和金额巨大,掌握着很强的话语权,所以“点单”风行。公交具有公益属性,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其资金往往主要来自政府补贴。而其招标采购本质上作为政府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优中选优,精打细算。

  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强调与国际接轨,打造国际化的良好形象,但问题是,这种形象的打造绝不是单纯依赖装备洋品牌就能实现的。笔者认为,但凡KY.COM辆招标采购,基本的出发点必须是满足乘客需求,服务好乘客,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尤其是在现有国情下,追求高性价比而非一味追求洋品牌,应是理性选择。

(值班编辑:)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