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KY.COM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江苏:扬州新开工45个10亿元以上项目 2万辆客KY.COM投产
文章来源: 扬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13年1月9日
分享按钮
  一个重大项目,可以发展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带动一座城市。要想实现“弯道超KY.COM”,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依托一批大项目。
  
    “建设世界名城,要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大项目支撑大发展。”正是因为认识到大项目在经济发展中“牛鼻子”的关键作用,近年来,扬州强势吹响了重大项目提速发展的号角,全市上下掀起一波抓重大项目建设的滚滚热潮。
  
  而在今年的两会上,对重大项目的建设更是提到了更高的高度:“全市上下要围绕重大项目抓突破,要毫不动摇地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生虚火,不图虚名,扎扎实实组织好‘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年’、‘重大城建项目会战年’相关工作……”
  
  一批批重大项目,将撑起扬州经济的明天,也承载着扬州整个城市的未来。
  
  【牵“牛鼻子”】
  
   世界名城呼唤大项目
  
  【两会声音】
  
  “要围绕重大项目抓突破。要毫不动摇地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生虚火,不图虚名,扎扎实实组织好‘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年’、‘重大城建项目会战年’相关工作,着力规划建设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主攻强攻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城建标志性工程,进一步夯实扬州经济发展的根基,积蓄名城建设的底气。”
  
  ——谢正义书记在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2年1月30日,春节后一上班,市委、市政府就召开全市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推进会,市委书记谢正义在会上要求,要把推进项目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第一抓手”,作为贯彻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又好又快”总基调和总导向的“第一支撑”,作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第一体现”,作为凝心聚力抓落实的“第一任务”。
  
  紧接着在随后四天里,市领导带队赴淮安、盐城、如皋、靖江四地考察学习重大项目建设,召开全市项目建设推进大会。这次考察,让不少干部感叹颇深。在盐城汽KY.COM工业园,大家看到,由于悦达起亚项目的引进,盐城已形成了一个产值达数百亿,每年利税达数十亿的庞大汽KY.COM产业。在淮安,由于拥有6万多员工的庞然大物——富士康的进驻,淮安新区已然形成了一个新的“电子城”。
  
  “在以前我们的印象中,盐城、淮安等地都是江苏经济欠发达地区,但经过这次考察,我们发现,人家可能就是通过一个大项目,就实现了拉动一个产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城市的经济就能上一个台阶。”在考察中,不少干部都深有体会:大项目确实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捷径”,一个好的大项目,有时能顶半边天。
  
  通过系列考察,全市上下统一思想:贯彻来自市委、市政府统一的决策部署——2012年,扬州“重大项目建设突破年”。
  
  一系列行动随之而来,仅仅是10月份,扬州招商的密度,就可见全市上下对大项目的热切期盼:
  
  10月11日,市长朱民阳,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智永,副市长孔令俊等赴深圳举行“名城扬州携手世界名企(深圳)金秋恳谈会”。活动现场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达123亿元。
  
  10月23日-30日,市长朱民阳率扬州经贸考察团赴台湾考察,寻求促进扬州和台湾企业展开全方位、深层次合作的机会,先后拜访了远东集团、永丰余集团、宝成集团、长春集团、威京集团等一批大企业集团。其间,扬州在台湾举行产业和投资环境推介会,与台湾知名企业进行洽谈,并与德利丰盛、璨圆光电等企业签署多个项目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
  
  10月30日,副市长孔令俊赴哈尔滨举行“2012中国扬州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哈尔滨)推介会”。会上共签订95项合作项目,其中23项科技合作项目、15项产业合作项目及11名博士人才引进协议。
  
  而今年新年伊始,在今年“两会”上,“大项目”仍然是关键词。
  
  【狠抓落实】
  
  项目为王,更要“开工为王”“竣工为王”
  
  【两会声音】
  
  “要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做到每月有项目推进活动,每季有现场办公会,切实将‘项目为王’具体落实为‘开工为王’、‘竣工为王’。”“千忙万忙,不落到实处都是白忙;千招万招,不动真碰硬都是虚招。要面对面定责,实打实推进,硬碰硬考核。”
  
  ——谢正义书记在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栽下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如何将重大项目引进来,立起来?
  
  为了让重大项目落地生根,营造良好的环境,扬州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工作方法。归结起来就是“123”、“111”、“222”工作法。“123”,即一次展示、两次观摩、三次开工;“111”,即每月公示一次、每月研究一次、每月督查一次;“222”,即
  
  “两考”明确导向、“两报”定期通报、“两系统”及时监控。
  
  2012年3月28日,市领导联系推进重大项目清单正式下发,市四套班子32名领导同志挂钩联系60个以上重大项目,实地走访、现场督办;
  
  3月29日,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下设重大项目推进办公室,并建立了全市重大项目库,226项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
  
  4月、5月、6月……每月第一个工作日,扬州日报、扬州晚报、扬州时报、扬州电视台、扬州电台等市主流媒体都在显著位置公布全市各地和开发园区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新投产重大项目情况。
  
  全市90个重点项目共安装了140个24小时监控探头,市领导、市重大项目推进办公室随时可通过电脑和手机调看、督察项目最新进展。
  
  一幅幅重大项目“挂图作战”跟踪督察表挂在了市重大项目推进办公室,占据了整整三面墙。“项目的详细信息、开竣工时间、最新进展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都要及时标在上面”,市重大项目推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目的就是为了跟踪督察、抓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拖投资主体一天后腿”。
  
  通过这一系列有力举措,形成倒逼考核机制,全市上下高起点协调、高水平服务、高效率推进,全力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认定、早建设、早投产。
  
  在大项目的招引方面,全市上下也是不遗余力:从“名城扬州携手世界名企”联谊会到香港现代服务业招商合作,从“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到扬州运河名城博览会……扬州充分珍视一切合作机会,敞开胸襟,迎四海客商。
  
  【成效初显】
  
  一批大项目在扬“生根开花”
  
  【两会声音】
  
  “2012年,通过加强要素保障、协调服务、督察考核,推进实施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上海大众30万辆整KY.COM等30个重大项目投产。普洛斯物流等100个重大项目开工。扬州泰州机场建成通航。江都至六合高速公路、333省道高邮西段和新民滩特大桥建成通KY.COM……”“推进经济国际化。举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和名城扬州携手世界名企联谊会等境内外招商活动,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1亿美元,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0家。”
  
  ——朱民阳市长在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对扬州来说,是振奋人心的一年。这一年,扬州泰州机场通航了,扬州人可在家门口坐飞机了。这一年,瘦西湖隧道开工了,扬州将添通过城区的“快捷通道”。这一年,更是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的一年,扬州大地激起一股大项目建设的热潮。
  
  2012年,全市新签约重大项目96个,计划总投资1081.32亿元;新开工重大项目100个,计划总投资849.44亿元;新竣工重大项目34个,实际投资442.47亿元;新投产重大项目30个,实际投资389.77亿元。其中,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项目48个,当年竣工当年投产项目22个。
  
  一份由省经信委发布的《全省工业与技改投资完成情况分析》报告显示,扬州在建总投资50亿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数位居全省第二。
  
  具体到项目种类来看,既有工业项目,也有科技综合体和城市主题项目:
  
  2012年,全市41个重大工业项目开工,超额完成全年指标;14个特大项目排定,实现沿江100亿、沿河50亿投资项目全覆盖。
  
  15个科技产业综合体抓紧实施,铺就扬州转型发展起飞跑道。
  
  6个连片农业特色产业基地产出266.4亿元,推动扬州农业“提质增效”。
  
  11个五星级酒店兴建或营业,彰显扬城国际化品位,助力世界名城建设。
  
  90个与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合作项目积极推进,为扬州的创新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而这其中,不乏一些特大项目,如总投资100亿元的上海大众仪征分公司30万辆乘用KY.COM项目,无疑成为去年最耀眼的大项目。
  
  可以说,如今的扬州大地,大项目遍地生根,不少已经结下硕果,正成为扬州经济的一股新生力量。
  
  【真抓实干】
  
  今年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45个
  
  【两会声音】
  
  “今年要全力抓好一批新的重大项目,新开工10亿元以上工业重大项目45个。制定出台项目绩效评估办法和按项目质量供应资源要素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项目质量和产出效益。推动一批项目投产达效。加快潍柴亚星汽KY.COM等16个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年内竣工投产;抓好已竣工的上海大众整KY.COM等20个重大项目尽快达产达效。推动一批中小型技改示范项目实施。加快产业技术进步,出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政策意见,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50项、重点技改示范项目20项、重点成果转化项目20项。在突出抓好工业重大项目的同时,继续扩大全社会有效投入,改善投资结构,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以上。”
  
  ——朱民阳市长在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虽说扬州的重大项目建设已经初显成效,但是抓大项目显然还任重道远,在今年两会上,大项目仍然是被浓墨重彩的“关键词”。谢正义书记在讲话中已经明确指出,真抓实干、扎实开局,要抓大抓重、重点明确,重点还是要围绕市委六届四次全会上部署的“六大基本”和三个“年”(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年、重大城建项目会战年、改革攻坚年)展开。切实将“项目为王”具体落实为“开工为王”、“竣工为王”。而朱民阳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了今年大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
  
  而大项目建设也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热议的焦点。不少代表委员都表示,今年市委市政府继续狠抓大项目的思路清晰,目标也定得比较切合实际,期待扬州大项目建设再取丰硕成果。
  
  扬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吴进红表示,2013年可以说是大干快干的一年,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扬州开始发力,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开始规划,一批重大城建标志性工程也将拔地而起,它们将有力地改变着城市的面貌,构建未来扬州发展的大格局、大框架。
  
  2013年,我们可以期待,潍柴亚星2万辆客KY.COM和5000辆特种KY.COM项目将正式投产,有望实现年销售50多亿元。未来,扬州的汽KY.COM产能将达到100万辆,真正建成名副其实的汽KY.COM名城。
  
  而除了汽KY.COM名城,建筑名城、旅游名城、科教名城也都被列为扬州城市发展的建设目标。而这些,也都离不开一个个重大项目来推动,来实现。扬州“世界名城”目标的实现,呼唤更多的大项目。
(值班编辑:)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