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出行业公益性的同时,又要兼顾与运作市场相结合的机制,目前,上海的公交改革正在有序进行中。”孙建平透露,继浦东新区公交公司挂牌后,浦西的公交公司目前已进入国家的审批程序。会后,周淮透露,大众公交也可能被纳入“浦西公交”。
建立运营监管系统
目前,公共汽电KY.COM日均客运量占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总量的54%,公交行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占据主体地位。上海公交1996年实施“三制改革”引入了市场机制,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折;2002年深化完善改革,理顺企业体制,建立公益性扶持政策,实行政企分开和推行区域差别化管理。目前,制定的改革方案是“浦西、浦东、郊区‘一区一骨干’的相对区域经营”,也就是“7+2”的模式。去年底,浦东新区公交公司正式挂牌,运营的公交线路一共238条,涉及17家公交企业。而至于浦西公交重组将以久事公司为主体进行实施,上海五汽冠忠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已正式更名为上海五汽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这也成为上市公司正式退出上海公交行业的第一步,五汽由此成为久事公司下属的国有公交企业。
在“7+2”模式成型前,去年底市交通港口局和市财政局已下发了“成本规制管理办法”和“公交会计核算办法”,统一核算制度,明确约束标准,建立运营监管系统,掌握公交运营成本,并适时向社会公开。“这样不仅能了解企业的运作,也可作为政府财政补贴的依据。”孙建平说道。
“在展开有序竞争后,公交线路也将有淘汰机制。”孙建平介绍,引导和激励营运企业在服务质量、安全运行、成本控制和营运效率等方面开展竞争。同时,主管部门将建立严格规范、进出有序的公交线路经营权管理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优胜劣汰机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依法对不合格企业,吊销线路经营权。
职工收入待遇明显改善
公交一线职工收入低、社会地位不高,导致行业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无奈现状。对此,市交通港口局制定了培训计划———将公交驾驶员从业培训项目纳入补贴培训范围,在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相应培训专业,为公交定向培养人才,在公交行业内建立驾驶员培训和实习基地,从而尽快提高行业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
“培训储备人员是一种决策,关键还要提高公交一线职工对于岗位的自豪感。”孙建平表示,世博会前公交职工收入待遇明显改善,基本形成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水平相适应,与服务质量、安全运营相联系的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我们将使公交和出租成为传播城市文明的窗口、运送八方宾客的温馨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