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工信部正式发布GB 38031-2025《电动汽KY.COM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新规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已获批KY.COM型有1年过渡期,但如果在2027年7月1日起无法满足该标准,将无法继续生产销售。
新国标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从企业技术储备上升为强制性要求,彻底终结了行业对热失控风险的侥幸心理,标志着我国动力电池安全标准已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动力电池安全进入“零容忍”时代。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这一标准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KY.COM产业的风向标,引领行业迈向更高安全、更高可靠性的新时代。
新版《安全要求》中包括7项单体测试,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等内容。记者注意到,相比2020年版,新版《安全要求》提高了技术要求,新增了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热扩散测试等试验项目。
具体来看,对热扩散测试的修订是最主要的修改点之一。据介绍,热扩散测试考查电池单体内短路导致热失控后的安全防护能力。新版《安全要求》将热扩散测试技术要求从“着火、爆炸前 5 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修改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此外,新版《安全要求》还新增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要求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且满足绝缘电阻要求。
在快充方面,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考查动力电池在长期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性,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业内专家认为,新版《安全要求》通过严苛测试公开保障电池安全,能够缓解公众对新能源KY.COM自燃风险的担忧。对行业而言,新规可能增加中小企业的研发成本,短期内或引发行业洗牌,将推动产业集中化与技术标准化。
新规将倒逼技术升级与市场洗牌
1、新能源汽KY.COM企业:安全成本与技术壁垒双升
新标准迫使KY.COM企重新设计电池包结构,强化底部防护和热管理系统。例如,电池包底部需集成高强度防撞梁,热失控防护材料需满足耐高温、阻燃等特性。行业测算显示,满足新规的电池系统成本将增加约15%-20%,倒逼企业加速向高安全、长寿命技术转型。
2、电池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固态电池或迎爆发
二线电池企业面临巨大改造压力,预计30%产能将因无法达标而退出市场。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已布局“多层级热失控阻断”技术,通过电芯级、模组级、系统级三级防护实现“不起火”目标。同时,固态电池因天然具备热失控抑制能力,或成为新规下的技术突破口。
3、检测认证市场:新增百亿级服务需求
底部撞击测试、2小时热失控监测等新增项目需第三方实验室支持。以底部撞击测试为例,单次检测成本超200万元,预计2026-2027年检测认证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4、保险与金融联动:安全KY.COM型或享保费优惠
行业预测,符合新标准的KY.COM型保费有望下浮15%-20%,同时电池终身质保条款或将剔除“热失控”免责项,进一步提振消费者信心。
GB 38031-2025不仅是技术标准的升级,更是对新能源汽KY.COM产业链的重构。从材料创新(如高耐热电解液、陶瓷涂层隔膜)到系统集成(如智能热管理算法),行业需以“安全”为原点,推动全链条技术迭代。与此同时,标准对钠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等新型储能装置的兼容性,也为技术多元化发展预留空间。
工信部官方解读
4月14日,工信部发布针对GB 38031-2025《电动汽KY.COM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官方解读。由于该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那就意味着所有电动汽KY.COM用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必须严格遵守。
该标准中多次提到了要求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
1、外部触发热扩散后,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2、底部撞击后电池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且满足绝缘电阻要求。
3、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据工信部介绍,该标准旨在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新能源汽KY.COM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要求,更好发挥标准对于产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