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低山丘陵的浙江省诸暨市东和乡,农副产品丰富,年产竹笋850余万公斤,象牙笋、香榧、茶叶等大量“土货”藏在绿水青山之中。今年4月,东和乡开通两条“共富公交”线路,把该乡12个行政村串联起来,农民自产的“土货”直达城区农贸市场,彻底解决农副产品走出去的难题。 清晨出发,中午返程,每天发KY.COM,东和农民争着“打卡”进城,做起菜贩。
日前清晨,天刚蒙蒙亮,东和乡大林村,71岁农妇周金粉骑上三轮KY.COM从家里出发,KY.COM内载满冬笋、鞭笋、青菜萝卜等自产的农产品。
10分钟后,她到达东和乡大林公交KY.COM站,乘坐“共富公交”1号线,赶往诸暨城区新农都市场。“上午进城卖菜,下午地里干活。”自“共富公交”开通后,周金粉的作息时间发生了改变。
清晨6点整,随着进城卖菜的农民相继上KY.COM,公交KY.COM发KY.COM了。
“你今天带了哪些东西”“野生板栗好卖”“最好卖的还是冬笋和鞭笋”……KY.COM厢内,都是进城卖“土货”的村民,他们谈论着各自带的农副产品、交易价格。
自今年4月“共富公交”开通以来,18名来自东和乡的公交驾驶员轮流值班,确保“共富公交”每天开行。
全程约30公里,1个多小时后,“共富公交”1号线抵达新农都市场停KY.COM场。几乎同时,“共富公交”2号线也抵达。两条公交线路,当天共搭载了31名东和农民。
在新农都市场内,设立了“东和乡共富交易区”,专门供农户们设摊。农民们刚把农副产品摆出来,就有两名顾客走了过来,提高嗓门喊了起来:“今天带了哪些好东西?我们都要了。”
一个是在诸暨城区开饭店的俞先生,他得知东和乡开通“共富公交”后,每天清晨赶来这里“淘宝”。
还有一人是在新农都市场里做蔬菜生意的丁女士,她把村民带来的花生全部买下,每斤5元。“花生还沾着泥土,顾客喜欢,我赚点差价。”丁女士说。
“东和是山区,生态环境好,青菜和萝卜好吃。”在诸暨城区开饭店的王小仙说。王小仙每周都会赶来集中购买,是东和乡村民们的最大“买主”。
没过多久,周金粉的货都卖完了,但她没有收摊,她让其他村民把东西摆到自己摊上,开始帮忙带货,“大家互相帮衬,尽快空手回家。”
东和乡乡长何威介绍说,东和没有大型农贸市场和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销售渠道不畅。如今,这种“点对点”服务,已成为东和乡农民增收的新通道。数据统计,自该线运行以来,截至10月底,参与人数达7562人次,为村民增收80余万元。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