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12日从郑州市交通委员会了解到,郑州正在打造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KY.COM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未来地下与地面、大容量与中低运量、机动化与非机动化交通相互匹配、无缝衔接的出行方式将成为现实。
“公交交通优先就是百姓优先,打造‘公交都市’的目的是为百姓便利高效出行提供保障,同时也是改善环境、执政为民的体现。”郑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地铁+快速公交撑起骨架
地铁与快速公交是城市公交交通的主力军,《郑州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其中地铁1号线运营平稳有序,承载了市区10%左右的客运量;地铁2号线一期、1号线二期、5号线和2号线南延工程一期等轨道交通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地铁3号线前期进展顺利。
快速公交建设与运营也在提速。快速公交一期拓展工程、三环快速公交系统建成投入运营,陇海路快速公交系统加快推进,目前郑州市快速公交已形成“三主四十一支”、总长706公里的线路网络体系,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常规公
交方面,新开线路73条、调整优化线路143条,郑州市常规公交线路已近300条。郑州市已初步形成分工明确、衔接顺畅、运营高效的“快、干、支、微”公交运营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快马加鞭
2013年郑州确定建设的23处公交场站,已有18处完成征地拆迁和建设任务,航空港区公交枢纽站、龙子湖公交枢纽站、高铁站公交枢纽站项目正积极推进。
高标准建设“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构建绿廊加慢步道体系,新改建公交港湾89个;启动实施了10条市域快速通道工程、16座环城高速互通式立交工程、京广快速路工程、三环快速化工程、中州大道快速化工程、陇海路快速化工程、农业路快速化工程及花园路、金水路准快速化工程和多条城市道路下穿工程,“井字+环形”快速路系统即将建成。主城区支线路网打通步伐加快。规划建设238条道路,累计开工185条、完工71条、在建102条,中心城区道路系统整体承载和微循环能力不断增强。
公交出行绿色+智能
“亮点”与“特色”。相关部门分别制定的《郑州市新能源汽KY.COM示范带动和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3-2015年)》;《郑州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首家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复。
统计显示,两年来,郑州市累计投入17.6亿元,实施了城市公交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新购新能源公交KY.COM辆1263台,新能源公交KY.COM达到2695台,占KY.COM辆总数的43.6%,公交LED电子站牌覆盖率达51%,所有公交KY.COM实现GPS监控全覆盖,郑州公交信息化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
前不久,郑州市又成为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城市,“绿城通”卡发行超过160余万张,城市“一卡通”系统已进入一个由点到面、由单一到多元的综合服务体系,为发展“智慧城市”、创建“公交都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能化管理快速有序
建立城市公交交通硬件的同 同时交管部门还实施了一系利用右转道直行、禁止左转路口时,郑州在加快智能化交通管理列的管理措施,其中包括高峰期允许公交左转、单行道允许公交系统建设。目前840套交通违法交通管控不断加强;适时调整禁双向通行等措施,方便了群众出监测设备覆盖市区95%以上主次行区域,科学组织单向交通;建设行;建立了快速公交专用道公交干道、80%的支道。 完善了KY.COM辆诱导系统、交通监控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市区主干路和流量检测系统以及停KY.COM差异化公交专用道设置和港湾式停靠站收费机制;完善了电子抓拍系统,建设等正积极推进,城市公交通采取在主干道十字路口允许公交行环境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