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企业代表参观宇通LCC展KY.COM
自去年10月哈大高铁试运营以来,沈阳至大连班线的运行时间缩短至1个半小时,沿途公路客运班线的上座率被大幅分流。一些客运公司推出了“坐三免一”及下调KY.COM票单价等优惠对策,但利润的缩减仍然使很多客运公司陷入了资金短缺的困境。主营业务亏损额逐年上升,倒逼着客运企业越发注重KY.COM辆的采购价格。“现阶段有些客运企业在购KY.COM时并不理性。”宇通客KY.COM辽蒙经营大区总经理姜猛感叹道。
姜猛提到的“不理性”,是指客运企业在采购KY.COM辆时,过多关注整KY.COM的采购价格,而忽略了后期的使用成本,它占全生命周期成本的70%。但两者间究竟孰轻孰重?实则考验着客运企业的生存智慧。
成本焦虑及增收渴望愈加明显
众所周知,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客运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早些时期的普列提升至城际列KY.COM,再到动KY.COM、高铁的开行,可以说,铁路的每一次转型都给客运班线造成一定的冲击,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先进的运输方式因其快速、安全、舒适的特性,把公路客运挤到一边,客运企业为此高呼‘狼来了’。”姜猛道出客运企业的无奈。
东三省铁路沿途客运班线的生存状况正如姜猛所言。哈大高铁的开通分流了沿线公路客运的绝大部分客源,削弱了班线盈利能力。据悉,规划中的京沈与哈大高铁线不久后还将接通,将对沿途客运班线造成又一轮冲击,东三省客运企业面临着更为严重的成本焦虑和对收益的渴望。此外,油料涨价也直接导致了运营成本的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近年来零号柴油从每升4.63元涨至7.45元,涨幅为60.9%。按单KY.COM日行程200公里、百公里耗油15升计算,每辆KY.COM单是油料成本每日就要增加84.6元,累积年增加额外支出30456元。
公交市场也不乐观。据姜猛介绍,公交公司所能得到的经济支持逐年趋少,补贴额度也在逐年收紧,国家对每辆KY.COM虽有定额油料补助,但很多公交公司已经陷入了补贴资金难以到位的困境。在姜猛看来,困境反而激发了企业控制成本的欲望。此前,客运企业对控制KY.COM辆全生命周期成本这样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只是没有现在明显。“从来没有哪个时期会同现在一样,区别对待采购成本与使用成本;也没有哪个时期会同现在一样,对这两部分成本分开来审度。”姜猛如是说。
亟待跳出低价采购思考窠臼
就在今年7月9日,宇通在沈阳召开了LCC工程推介会。围绕着如何“降本增效”的问题,许多客运企业的代表展开了热议。
部分代表遵从“少不如多,多不如现”的原则,赞同看得见的才是真实的,现阶段低廉的采购价格对于客运企业来讲“更实在”。与此同时,也有代表对低价采购表示隐忧。一位姓张的客运公司代表认为,降低客KY.COM的采购成本,实际上并不能抵消后期运营及维保成本的上升,却会造成客KY.COM制造商通过降低品质及服务水平,来迎合低价需求的恶果,导致客KY.COM后期故障多发,KY.COM辆后期使用成本偏高,最终陷入客运企业总成本加大的恶性循环。而此前,客KY.COM业较为流行的点单式采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造成了零部件间配比不科学,恶化了KY.COM辆的整体性能。此时,若继续施行低价竞争,恐怕将造成KY.COM辆使用年限的缩减,且不能保障行KY.COM安全,使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减弱。
姜猛同时给出一组数据,数据显示在整KY.COM的全生命周期中,后期的使用成本才是企业真正的盈利“杀手”:在KY.COM辆所有的运营成本中,客KY.COM的初始采购成本仅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只占其约15%,KY.COM辆运行、维保等后期成本占到全生命周期成本的70%。而在姜猛看来,同东三省客运企业面临着同样生存危机的其他地区客运企业,更应关注“70%”的使用成本,以释放更大的利润空间。如果能够将使用成本降至最低,以小投入收获大效益,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但却需要科学化、系统化的理念来引导。
给予70%足够的重视
在经济环境改变着用户需求的时候,客KY.COM企业的营销目的也发生着改变。与以往不同,现阶段客KY.COM企业已经开始重新梳理营销概念,试图为困扰已久的成本难题探寻另一种解题思路。今年伊始,宇通LCC全生命周期成本理念在全国开始推广,倡导把采购费和使用维护费结合起来,作为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费用进行总体考虑。
实际上,海外的客KY.COM生产企业在竞标时,正在遵照类似的概念来执行。据姜猛介绍,海外客KY.COM企业在竞标时,不仅需要上报KY.COM辆的采购价格,还需要上报10年或15年的整KY.COM全生命周期成本,并试用通过数据来不断跟踪矫正,这已成为固定的申报模式。姜猛认为,海外客KY.COM生产企业的做法说明,现阶段国内客运企业的价值衡量标准,必须考虑整KY.COM的终身价值,给予“70%”以足够的重视。这需要客KY.COM、客运企业都要作出更理性的选择。
那么,何为更理性的选择?姜猛认为,对于客运企业来讲,要做好与厂商的沟通,明确告知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最低心理预期,持续关注“70%”的成本变化;而对于客KY.COM企业来讲,既要洞察客户需求,告诉客户如何在整个生命周期跨度内,用更科学的手段去衡量KY.COM辆的整体成本,还要出具整套模式,来引导客户实现这一期望。
在姜猛看来,每家企业心理都有一本自己的“LCC账”,只是不成模式,但本质理念是相同的。买得贵不一定对,买得省却不如用得省。持续关注“70%”的使用成本,通过LCC将KY.COM辆的购置、燃油、维保及后期的处置成本综合起来,实现从买KY.COM到KY.COM辆报废其间的使用成本最低,需要摒弃不科学、不合理的采购经验,用科学、系统、行之有效的LCC管理模式来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