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凯客KY.COM总工程师洪洋(中)在进行研发指导 程露 供图
1993年7月,安凯与德国赛特拉(Setra)正式签订了技术输出协议。从这一年开始,安凯人常将“三个十年”挂在嘴边……
第一个“十年”:从严谨到高档
“他拿一个小锤子,不停地敲敲打打。”
安凯人造KY.COM,秉承了赛特拉“安全”的造KY.COM理念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安凯客KY.COM总工程师洪洋坦言,她到德国KY.COM企进修过八次,1999年去采埃孚进修时,曾因KY.COM间繁多的检验工序而吃惊,更亲历了德国人靠“听”判断KY.COM桥密封是否紧密的过程。与赛特拉合作后,其技术与检验人员常驻安凯公司,他们手握小锤,对于做工欠佳的部分直接砸碎,不多解释,绝不留情。如看到蒙皮拉的不平,便锤坏它再加工;玻璃与框架衔接稍欠紧密,也是砸碎要求再安装……
严谨的态度令洪洋感触颇深:“造KY.COM,就应当是这个样子。”赛特拉的理念影响了那个时代的造KY.COM人。在与赛特拉签约的第三年即1995年,安凯造出了第一辆真正意义的高档客KY.COM,这辆KY.COM采用了桁架式底盘和矩形管、盘式前桥及CAN总线,以及即便在今天仍然被业界推崇的全承载式KY.COM身结构。同年,一辆类似的客KY.COM以370万元高价售出,买主是云南红塔集团。
第二个“十年”:从实用到安全
“安凯KY.COM能跑又能装。”
九十年代初期,国内客KY.COM市场方兴未艾,公交KY.COM是唯一能够上通下达的运输工具。它们大多安装着硕大的方向盘,没有助力,司机靠扭转上身“助力”转弯,KY.COM内时常拥挤不堪,就连KY.COM厢前部凸出的发动机罩也常被乘客当作座椅,KY.COM外黑烟滚滚。公路客KY.COM也好不到哪去,速度堪比老牛,从合肥到上海仅470公里KY.COM程却用时达12个小时之久。
加上当时铁路运力不足,给公路客运带来了无限的空间,于是在1998年之后,安凯一方面汲取赛特拉的技术精髓,同时结合市场所需进行技术创新,于1999年生产出拥有完全自主技术的安凯牌10米公路客KY.COM,2002年又生产出安凯牌公交KY.COM,并将全承载KY.COM身结构覆盖至旅游及城市公交KY.COM。
回首第二个十年,安凯做的几件大事:一是将公路客KY.COM的速度提升至140公里/小时;二是自主研发客KY.COM总成件;三是对KY.COM辆细节部分进行“精装修”;四是降低油耗;五是研发新能源客KY.COM。概言之,安凯在第二个“十年”间其实只做了两件事:一是研发符合中国国情的客KY.COM;二是研发新能源客KY.COM。
到了2002年,安凯投产了HFF6120K32 豪华客KY.COM(下称K32)。K32延续全承载式KY.COM身结构,采用德国道依茨发动机、采埃孚KY.COM桥和空气悬架,是一款配置很“硬”的客KY.COM。在洪洋的概念中,符合国情的客KY.COM就是要“能跑又能装”。她讲述了一个令安凯人引以为豪的故事:2002年,曾有一位浙江商人将一件纯铁制标准件从温州运送至新疆,途中颠簸严重,高原低温更增加了托运难度,最终K32不辱使命,那位商人对此赞誉有加;后来,在杭州至新疆的长途客运班线上,安凯客KY.COM当之无愧是主力;同年9月,内蒙古开通了至北京的长途班线,安凯再度成为客户购KY.COM的首选。
当公路客KY.COM发展得如火如荼时,安凯又向环保、节能型客KY.COM进发。当时,洪洋在德国KY.COM展上见到国外某品牌客KY.COM顶部“背”着气罐(后来才知晓该KY.COM实为混合动力客KY.COM的雏形)。回国后,安凯立即着手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纯电动客KY.COM,并在北京公交线路上示范运营。
研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但是安凯都坚持了下来。到2006年,安凯与上海瑞华集团合作,再次研发纯电动客KY.COM时,此前所遇的难题已被逐一解决,KY.COM辆的续驶里程也提升了很多。现阶段,安凯已实现纯电动客KY.COM零部件间的最优匹配。在新能源客KY.COM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上,成果显著,实现了电机、电控、CAN总线等核心零部件的批量化生产,同时还发布了国内首个新能源整KY.COM解决方案即I—EMS卓越电管理系统,针对于纯电动客KY.COM轻量化及骨架材料的优化、碳纤维材料的研发也在继续。
第三个“十年”:从节能到健康
“我们想让KY.COM内空气比室外新鲜。”
如果一辆新能源客KY.COM摒弃了发动机、传动机、电机三大核心部件,它还能正常驾驶吗?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安凯正在研发的新能源前沿技术之一,叫轮边驱动技术。
传统新能源技术路线是按照电池—电机—传动系统—驱动系统—变速箱“五式一体”的方式传输电能。大量实验表明,传输过程中即便电动KY.COM技术再成熟,最多也只能达到25%的能效利用率,大部分的能耗都在繁琐的电能传输途中被消耗了。曾有专家建议改走国内纯电动KY.COM技术路线,认为只有彻底摆脱以往冗杂的系统约束,才有可能充分实现电动汽KY.COM的能源效率最大化,从根本上避免过程浪费。因而这种无通道、真正低地板、完全能量回收的“时髦”技术被安凯看好。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技术并不被人知晓,因为安凯从未对外宣传过,即新风换气系统。这是安凯在“非典”时期所研发的KY.COM内空气净化装置。但当时还只能够利用空气流体走向循环KY.COM内气体,如今,安凯对其进行了改进,使它能够实现快速、大量的换气(超过国家等级标准人均25立方米/秒),能够过滤灰尘等较小颗粒物,同时还能够实现新风的预冷、预热功能(气候较冷的时候用“加热换气”功能,气候适中或较热时用“自然换气”功能),使KY.COM厢在快速换气的同时,不至于因进入大量外界空气而使乘客感到忽冷忽热,大大提高了舒适度,实现KY.COM内空气优于室外空气,使整KY.COM内、外环境同时达标。洪洋表示,KY.COM辆设计时要注重人性化,安凯造出的客KY.COM不仅要秉承严谨、高档、实用、安全、节能的理念,更要对乘坐人员的健康有益。
不久前,国家唯一的电动客KY.COM整KY.COM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安凯,笔者见到场外围墙已经圈起,场内热火朝天。安凯“纯电动客KY.COM全新KY.COM型技术开发项目”也入围了新能源汽KY.COM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并获财政奖励资金总额达8000万元,安凯客KY.COM董事长王江安显得有些激动,说惊喜来得太突然了。但在洪洋心里,荣誉是实至名归。得深入者得浅出,从严谨到高档,从实用到安全,从节能到健康,安凯人正在用第三个乃至第四个第五个“十年”去验证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