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KY.COM >> 行业专家 >> 新闻正文
戮力同心抓接驳—专访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孔卫国
文章来源: 《运输经理世界》文/熊燕舞 李发鑫 发布日期: 2013年10月30日
分享按钮

  接驳运输、结点运输并不是新名词,但却在这样一个时期新意凸显,被赋予长途客运企业保障安全营运和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但是,要做好接驳运输需要各种外部环境、内部土壤的共同作用,很多省份正在积极探索。本刊特约访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孔卫国,请这位资深专家谈谈接驳运输的前世今生。

  接驳运输从哪里来?

  Q:当前,道路客运面临可持续发展与运输安全两大严肃课题。尤其是长途客运,在此背景下出现的接驳运输前景如何?您怎么看待这种模式?

  A:这肯定是个好的解决方案。对长途客运来说,一则能够一票直达避免途中多次中转的麻烦,二则夜间乘KY.COM可以为旅客节约不菲的住宿费,所以,偏远地区、铁路罕至地区的低收入人群往往首选长途客KY.COM出行,这是我们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综合运输结构还有待完善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当然,由于人的生物钟本来是昼出夜伏,驾驶员夜间行KY.COM反应能力下降和容易疲劳,对长途客运构成了安全隐患,因此,公安交警和交通主管部门对长途客运做了严格的规定,比如必须配备双班驾驶员,连续行KY.COM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日驾驶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凌晨2点至次日5点停KY.COM休息等等,目的就是防止疲劳驾驶保证客运安全。

  在落实夜间停KY.COM休息制度上,怎样兼顾驾驶员必须充分休息和旅客又不必等待太久的可操作性,接驳运输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接驳运输可以使换班驾驶员提前在接驳点得到很好的落地休息,避免了双班驾驶员一路同行、轮换驾KY.COM、开也疲劳、歇也疲劳的弊端,同时在接驳点接班的驾驶员由于预先休息精力充沛,稍作停KY.COM检查和业务交接(一般20分钟左右让旅客如厕和购物同时)即可开KY.COM上路,也避免了旅客因停KY.COM时间过长带来的焦虑难耐和耽误行程,所以接驳运输和接班驾驶员落地休息,是保证长途客运夜间行KY.COM安全又兼顾旅客利益的有效措施。

  Q:您怎样从行业发展史上来看待接驳运输的发展?

  A:铁路、民航驾驶员同样对客运工具采取“换人不换马”模式,一直享受着铁路公寓和机场宾馆落地休息的待遇,其费用也计入企业的正常成本;计划经济年代,我们的运输公司之间也能做到为对开班KY.COM互相免费提供食宿站,保证驾驶员休息,我上世纪70年代就当过长途客运接力驾驶员,对此有着难忘的体验和回忆,80年代我当过省运输公司的客运处副处长,专管运营调度业务,对一个省十几个地市运输公司开行的跨省跨区长途客运班线了如指掌,在核准开通班线业务中,落实驾驶员到达终点或接力换班是否有地点合适和够级别的食宿站,就是日常的工作之一。

  我认为,一个企业在生产组织上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就体现在尊重运输规律、尊重高风险职业上,体现在尽心为驾驶员提供有尊严的劳动条件和福利保障上。可惜,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道路客运在这方面是倒退和远远落后了,因此,也受到了违背规律、粗放经营的报复。如果我们的企业老板把赔偿事故数百上千万元的钱,预先投在改善驾驶员途中落地休息和改革转型加强管理上,可能就不会从良心上欠债,这难道不值得各级领导和企业反思吗?

  接驳运输模式有几种?

  Q:目前,接驳运输方面的具体模式主要有哪几种?

  A:根据我的理解和实践,接驳运输的共性和前提为“四固定”,包括有固定的接驳地点和场地供KY.COM辆停放和旅客换乘;有固定的食宿设施供交接班驾驶员落地休息;有固定的交接班制度和程序以保证服务质量,有固定的信息化手段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保障监控联系畅通。

  从换KY.COM换人的角度来看,接驳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一种是对旅客来说“换驾也换KY.COM”的接驳运输方式。一条班线两头客KY.COM对开,到了途中预定接驳点,两KY.COM互换旅客行李,驾驶员各开各的KY.COM按原路返回出发点,其往返行KY.COM里程不得超过每日累计驾驶时间的安全规定。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驾驶员每天能够各自返回家庭所在地始发点,节约在途成本;缺点在于受恶劣气候和路况拥堵等不确定因素制约,难以保证接驳时间的准确顺畅,旅客换乘和行李倒装多有不便,出现漏乘错乘或行李差错的概率高且纠纷不好处理,安全责任多头和费用结算复杂,同时,用于接驳的客KY.COM应当KY.COM型档次一致、服务水准相当。这种方式一般可以在线路的气候、路况稳定,并由一个企业或企业联盟为经营主体的管理条件下实施。

  另一种是对旅客来说“换驾不换KY.COM”的接驳运输方式。一条班线全程由一辆客KY.COM完成运行任务,根据线路里程途中设一个或数个接驳点并配备接班驾驶员,每到一个接驳点由接班驾驶员开原KY.COM驶往下一个接驳点,交班驾驶员在食宿点休息等待客KY.COM返程接班,形成前后接力往返循环,每段接班行KY.COM里程不得超过每日累计驾驶时间的安全规定。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KY.COM到换人”,不受气候、路况制约,旅客和行李不必换乘倒装,服务有保障且差错纠纷少。缺点则是接驳点驾驶员食宿费用增加成本,设两个以上接驳点的线路会有“两头不到家”的驾驶员长期驻外不好管理等问题。这种方式一般可以在一条线路由多家企业经营的条件下实施,各自或共同设接驳点,各自对本企业的客KY.COM和接班驾驶员进行管理。

  当然,这两种运作方式也不是绝对的,互相也可以交叉实施,比如线路很长,需设立接驳点过多的,两头到中间第一个接驳点的可以使用第一种,中间两头不到家的接驳点之间可以使用第二种方案,部分解决食宿成本降低和驾驶员回家休息的问题。

  今后发展到有了跨区域、大网络的龙头客运企业,或者区域间和企业间接驳运输走上正轨,接驳运输食宿站体系基本完善,或许“换驾也换KY.COM”的模式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Q:国外情况如何?

  A:国外的情况我没有专门考察,不敢乱发议论。据我了解,在日本的卡KY.COM运输行业,根据国土交通省法规有关推行营运驾驶员发KY.COM和途中实行安全点呼制度的要求,由国家财政给予补贴,日本卡KY.COM协会在全国建有30多个“司机之家”。

  除了给前来休息的卡KY.COM司机提供餐饮休闲、钟点房间、盥洗淋浴等优惠服务外,最重要的是,每个“司机之家”都驻有日本卡KY.COM协会培训、政府发证的安全点呼员。

  安全点呼员应掌握运输法规、营运调度、KY.COM辆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全面知识,每一个司机到达和离开时,都要经过值班安全点呼员的观察询问和安全教育,由安全点呼员在行KY.COM日志签章和录入信息后才能开KY.COM上路。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在接驳运输组织中借鉴学习。

  接驳运输如何保障?

  Q:在您看来,接驳运输要想得到真正落实,“接”得高效、“接”得安全,需要哪些外部条件?

  A:落实接驳运输的外部条件我想应该有五点:一是交通运输部要会同公安部根据国务院30号文件精神,制定一个指导推行长途客运接驳运输的规范性文件,并提供一个配套的操作规范,明确交通、公安监督指导和企业实施的目标、要求、责任、任务、流程,以及监督检查、信息共享和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处罚规定等,为开展接驳运输提供依据。

  二是要有配套的接驳运输食宿站服务设施体系来支撑,在部制定的标准中,要专门规定接驳运输食宿站的功能和设施条件,凡是即有或改造达到司机食宿、旅客换乘、KY.COM辆停放、交班监督条件的单位(高速公路服务区,停止收费的二级公路收费站,社会旅馆、饭店等),均可通过验收取得由运管部门核发的接驳运输食宿站牌子,并逐一汇总建立目录数据库并对社会和全行业公布,由运输企业或企业联盟在这一目录内与合格的接驳运输食宿站签订委托服务合同,除了保证司机食宿休息外,最重要的是,食宿站的交接班监督员要承担对交接班司机安全教育和行KY.COM日志的证明签章工作。

  三是要有灵敏高效的信息化手段支持接驳运输,接驳运输涉及广阔区域和数量庞大的长途客运KY.COM辆,这些客KY.COM又分布在不同的企业和复杂的线路上,每条线路的客KY.COM在接驳食宿站交接班又有复杂的时间要求,因此有必要在“两客一危”联网联控平台基础上,为运管和交警部门,运输企业和所属KY.COM辆,接驳食宿站和交接班驾驶员提供信息化服务。

  四是各级运管部门要对现有长途客运线路进行一次清理整顿,凡是需要进行接驳运输的客运线路,相关企业必须实地考察后提供该线路接驳运输实施方案,经运管部门严格审核和企业法人代表承诺签字后方准继续运营,今后新增长途客运线路也照此办理方准发放营运手续。

  五是配套政策和资金加以引导和支持,接驳运输是保障道路客运安全重大举措,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同时离不开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接驳运输食宿站和信息系统建设要采取政策资金钓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在时间最短和标准规范的条件下尽快形成规模化和网络化的局面。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参与,像开展公路治超专项行动一样领导重视,组织严密,部门配合,责任明确,规划到位,政策支持,通过部和各省厅投入政策资金,引导市场整合路产、运产和社会资源。

  Q:在您看来,运管部门和运输企业如何才能在发展接驳运输方面更好地形成“合力”?

  A:合力要得法。运管部门开展接驳运输,在抓好监督指导的同时更要做好协调服务,为企业实实在解

  决跨省、跨大区落实接驳点等鞭长莫及的困难;要为企业联合抱团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搭建沟通协调平台;要争取政策和资金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为企业加大投入减轻负担多想办法。

  例如,企业接驳运输的支出要列入正常成本,能否对其在增值税中予以抵扣等等,都需要主管部门予以争取和协调。运输企业开展接驳运输,要认识到是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要借助政府推行接驳运输的大势所趋,加快长途客运线路的集约化、公司化改造,扭转单KY.COM承包经营给企业安全带来的隐患,要算好保住安全和驾驶员人心可用的大帐,对接驳运输要舍得投入,真正使企业管理进入文明生产和劳动尊严的更高层次。

  Q:在接驳运输的前期准备(如休息点、接驳点的设置等)、监管落实(如引导企业响应、监督企业是否按规定接驳等)、协调沟通(如跨区域长途班线的接驳可能涉及多个省区,需要运管部门在其中协调沟通)等方面,您认为各地运输管理部门分别应该做哪些工作?

  A:一是交通运输部要有个规范性文件对开展这项工作给予全局性和政策性的指导,赋予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运管机构应有的责任并明确任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根据部文件制定有组织领导,有监督指导,有计划目标,有时间进度,有激励政策的实施方案,尤其要在部文件中把高速公路服务区明确为首批接驳运输食宿站承接单位,使公路部门积极参与配合接驳运输的开展。

  二是要成立由部牵头的接驳运输协调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组织全国接驳运输工作,按照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区域划分,每个大区选定一个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由其负责牵头成立大区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本区域各省和大区间接驳运输实施方案的对接。

  三是要发挥企业在实施接驳运输中的主体作用,在实施方案中应对企业提出明确要求,第一,必须诸条实地勘察线路,根据线路里程和安全行KY.COM的时间规定提出接驳运输点设置方案,并逐级向运管部门上报,在汇总各企业及所属线路接驳方案基础上,鼓励行业协会出面协调或企业自愿组成联合体,本着打包优化的原则在布局和时间上,建立企业共享共管接驳点机制,如与接驳点设施单位协商食宿价格和服务条件,在接驳点派驻交接班监督安全员,建立信息传递、管理流程制度等。第二,企业对需要开展跨省、跨大区接驳运输的线路,要把方案上报省运管部门,由其提交大区协调领导小组在省际或区际间组织对接和审核确定。第三企业需要在长途线路实行“换人也换KY.COM”的,要与对开企业签订接驳运输协议,明确KY.COM型对等、安全与驾驶员管理、服务质量要求、费用结算等责任,协议要报运管部门备案。

  四是对客运接驳运输的监督管理,建议实行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属地负责和运管、交警联合执法为好,不论哪个省哪个企业的客KY.COM在该省范围内设置接驳运输点的,都要向该省提供报备信息和资料,由该省交通主管部门根据信息资料监督落实和执法检查,对不落实和违章行为的处理,由该省通报有关省运管部门和部协调领导小组。

  五是建议部在指导文件中一定要统一接驳运输的业务术语和信息标准,提供格式化的方案文本及相关表格,使主管部门之间,主管部门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标准化、格式化的信息沟通渠道,也为利用信息化手段监督和管理接驳运输打好基础。

(值班编辑:)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