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KY.COM >> 中国交通报专栏 >> 新闻正文
中通: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不为 改革练就节能与新能源客KY.COM产业“国家队”
文章来源: 中国交通报 张旭 发布日期: 2013年1月26日
分享按钮

    最近,围绕中通客KY.COM的两件事让笔者感慨甚深。

  一是据中通客KY.COM总经理孙庆民透露,2012年,中通天然气客KY.COM销量居行业第一;中通校KY.COM市场稳居行业前三;中通在单班生产能力只有8000辆的生产KY.COM间里,实现了1.2万辆客KY.COM的生产。

  二是2012年12月,在国家四部委对“2012年度新能源汽KY.COM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的公示中,3个插电式商用KY.COM支持项目,中通客KY.COM是其中之一。

  显而易见,在中通客KY.COM身上,已经实现了销量增长和品牌提升的双丰收。须知,被国家视为战略型企业,进而放到国家的创新平台,这预示着中通客KY.COM到了与央企真正开始较量的时刻。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中通客KY.COM在想些什么?笔者对孙庆民进行了专访。

  重新定义竞争疆域

  现在大家普遍喜欢乘坐动KY.COM组列KY.COM,其优势在于速度快。为什么会速度快?在于它多节KY.COM体均自有动力,整列KY.COM才会高速运转起来。同样,对于一家制造企业,只有从内部管理到产品研发、产品销售、订单管理等每一个环节都强大起来,才能抵御外部困难,飞速成长。

  在客KY.COM业,与龙头企业相比,中通客KY.COM的成长道路是一条不太一样的道路。“我们一门心思盯着市场、产品,从不受外界竞争对手的干扰,我们做事的风格就是踏踏实实把事做好。”孙庆民说,在过去,卧铺客KY.COM和旅游客KY.COM两大市场机遇,中通没能很好抓住,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这更坚定了我们进军新能源市场的决心,只有一条路,必须把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市场做起来。”而目前天然气客KY.COM市场的霸主地位,正是中通多年来潜心研发投入的结果,孙庆民对此深感欣慰。

  每个产品、产业的竞争,都是在客户恰好需要的时候,你恰好推出来,而且恰好满足客户的需求,相比竞争对手还有竞争力,那就是最伟大的。2012年,中通在代卧客KY.COM、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客KY.COM、节能型传统客KY.COM、校KY.COM领域等细分市场取得的斐然成绩,正是中通多年管理体系和研发流程优化的结果,提高了判断决策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集成产品开发和战略营销体系,保证产品才真正符合客户的需求。

  在孙庆民看来,中通能否真正成为客户心中最佳的战略合作伙伴,这需要质的提升。中通近十年埋头苦干,从量变积累到了质变,但还要有第二次质变,“那就是从客户感受来看,我们就是行业内的领导者,就是他们面向未来的最佳合作伙伴,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的产品就是中通要做的产品。”

  2013年,中通将继续调整产品市场营销结构,加大潜力市场布点,深化销售渠道建设,扩大发展经销商营销模式,用1/3新能源+1/3常规KY.COM+1/3海外销售的目标销量构成来实现有质量的增长,先做优再做强。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合理的成长应该是一个经济成就目标,而不是一个体积目标,中通客KY.COM正在通过有质量的增长来实现“富员强企”的承诺。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生产效率进步的基础上。据了解,到2013年底中通新生产基地建成后,将达到年产1万辆新能源客KY.COM和2万辆节能型客KY.COM的能力。

  全力拓展全球市场

  “我们很清楚,如果所有的市场只在中国,我们的增长和发展是受限的。我相信,全世界客KY.COM需求的一半将在中国产生。”孙庆民将拓展全球市场作为2013年的战略重点。

  如今,大多数客KY.COM企业的出口仍停留在第一个层次,那就是“走出去卖产品”。然而,如果海外市场不深耕细作,不能够“走出去且住下来”,实现跨国运营,直至真正全球化,那么即便卖得再多,也只是一种表面强劲、实际脆弱的增长态势。

  据孙庆民介绍,中通客KY.COM继2008年海外出口大型客KY.COM跃居行业第一之后,海外市场的发展一路持续深入,2012年已达到2008年的两倍,中通客KY.COM的海外工作已为2013年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空间,2012年底获得沙特及秘鲁近千辆订单,俄罗斯市场已经拿下多个产品认证,并已开始跨国运营,埃塞俄比亚组装厂已经成立,2013年将有至少1200辆中通客KY.COM在那里组装并运往周边国家。

  目前,中通客KY.COM已经在7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并在当地设有机构,但中通客KY.COM还处在从跨国运营到真正全球化的路上。“我们要在全球市场进一步证明自己,如果我们在海外发达市场取得了成功,那证明我们靠的是产品技术和服务!”孙庆民坚定地说。

  充分尊重人的价值

  “人永远是最大的挑战,”孙庆民回忆道:“我刚到中通的时候,公司的人力资源面临极大的挑战。”更尊重人的价值,孙庆民伴随中通员工度过了最艰难纠结的日子,而解决人的问题也给孙庆民带来了乐趣。

  现在,看到中通“明星员工”不断涌现,朝气蓬勃充满了自信,孙庆民脸上露出轻松的笑意:“一旦把培养的概念深入到所有层级,你会发现员工成长的速度非常快,中通的干部团队更稳定、更和谐、更有向心力,我乐于看到他们的成长。”人力资源本身的一个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变动的资源。一个员工今天和三年后他在企业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人力已经不是成本,而是资本。

  在中通公司,每周有一天“总经理接待日”,这一天所有员工都可以到办公室找孙庆民,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通过各种方式倾听需求,跟员工互动、碰撞,然后共同探索找到答案,员工就不再迷茫。中通的员工要有地位,有价值,有参与企业决策的权力。”孙庆民自豪地说。

  中通客KY.COM办企业大学在行业里是第一个。中通教育学院先后和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长安大学、哈工大联合办学,将中通员工逐步列入人才培养计划,将教授请进来,严格按照硕士研究生的课时上课、考试和论文答辩,将技术升级与管理升级的动力源泉落到实处。

  改革,这一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最成功经验,在十八大后迅速凝聚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最大共识。中国客KY.COM业的务实典范中通客KY.COM,数十年走过来,在经历了折腾、挣扎、稳定、发展的岁月后,已顺利走入革新的岁月,拓展自己的战略空间,唯有这样的脚踏实地,才能知足知不足,进而有为有不为,最终迎来涅槃、圆梦的岁月。

(值班编辑:)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