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KY.COM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4个月后,8月6日,为贯彻落实《条例》,《教育部等20部门关于贯彻落实〈校KY.COM安全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校KY.COM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出台。
这项由多达20个部门参与的《通知》,将全社会的目光再次吸引到校KY.COM安全上。“《通知》体现出国家对校KY.COM安全的高度关注。”业内专家表示。
明确校KY.COM定位
毫无疑问,《通知》最吸引人关注的内容是明确了“学生就近入学、寄宿制学校入学、公共交通满足入学、提供校KY.COM服务依次优先的原则”,其中的关键词“依次优先”为校KY.COM提供了准确的定位。
“我认为尽可能利用公交系统是正确的,特别是在中国,要更多地依靠公共交通来为学生提供运输服务。我国的公共交通比较发达,覆盖面较广,使用公共交通对社会资源的利用非常有效。过去行业的一个倾向是专门用校KY.COM来运送学生,《通知》则强调了优先次序,即公共交通优先于校KY.COM,这比较现实,也比较可行。”重庆交通大学教授王健表示。
“此外,《通知》还规定县级人民政府要在保障就近入学、建设寄宿制学校、充分发挥公共交通作用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分布、需要校KY.COM服务的学生人数和道路交通状况等,因地制宜制定校KY.COM服务方案。要鼓励大型公交、客运企业提供校KY.COM服务,提倡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成立专业运营单位或政府购买运营公司服务等方式,逐步实现校KY.COM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和集约化。也就是说,在就近入学、寄宿制入学和公交入学都得不到满足而只得通过校KY.COM运送学生的地方,也倡导公交和客运企业成为主力军,避免因学校各自为政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也能节约成本,这对校KY.COM运营至关重要。”某客KY.COM企业销售人员王先生向《商用汽KY.COM新闻》记者表示。
机遇指向农村地区
在校KY.COM生产企业看来,《通知》为它们指出了校KY.COM工作的重点方向。
“《通知》提到要‘把校KY.COM服务的重点放在确实难以保障就近入学且公共交通不能满足需要的农村地区’,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开发。此外,《通知》将有利于推动农村市场需求的提前释放,这是个机遇。”某客KY.COM企业人士表示:“在校KY.COM安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后,企业的侧重点产生了分歧。有些企业认为城市学校资金实力强,有能力购买校KY.COM;有些企业认为农村地区公交体系不发达,校KY.COM有用武之地。《通知》则为企业指明了国家鼓励的方向,让企业有的放矢地去开拓市场。”
王先生认为,这有利于政府资金倾斜:“按照就近、寄宿、公交和校KY.COM依次优先的原则,城市里几乎不需要校KY.COM。而事实恰恰相反,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获得的校KY.COM补贴资金很少。如果国家将校KY.COM服务的重点放在农村,就有利于农村地区获得更多支持,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
资金、责任认定仍是难题
不可否认的是,面对遇到种种困难的校KY.COM推广,《通知》仍然在一些方面有所欠缺,而这恰恰是各级主管部门、学校和运营方关注的重点。
首先是没有对资金落实作出规定。“专用校KY.COM本身造价就高,使用过程中的养护和维修成本也不菲,再加上专用性强、运营受限等,若没有财政支持,不管校方还是第三方运营机构,做‘赔本生意’都在所难免。山东诸城确实有一些学校想购买校KY.COM,不过在等政府拨款,而政府对能否拨款、能拨多少还没表态,所以学校也没法确定采购方案,包括KY.COM辆价格和数量。此外,市政府拨款后,学校还要看地方政府能提供多少资金。”山东某品牌客KY.COM经销商徐先生透露。
客KY.COM经销商王先生也有同感:“目前我遇到的困难主要是价格,大部分用户的经济实力不强,对价格特别看重,他们认为校KY.COM产品价格偏高。我们销售的20座左右校KY.COM价格大多是20多万元,用户认为10多万元比较合适,可即使真降到了10多万元也还是不想买。要不是社会对校KY.COM如此关注,谁都不想出这笔钱。再加上政府没有强制购买校KY.COM,所以学校现在顶多是提前了解一下校KY.COM产品而已。”
其次是没有对职责划分进行明确规定。“虽然《通知》提到了‘有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密切配合’,但显然力度不够。我认为资金已经不是大问题,更关键的是如何防止各部门互相推卸责任。我了解到一些地区有校KY.COM需求,但由于责任不明晰,导致各方面都不敢去碰,只能在观望中等待细则出台。”某企业人士谈道。
“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校KY.COM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将众多部门纳入进来,却没有说明各部门如何协调。我认为不能仅靠协调来开展工作,更应该通过法律对各自的职责进行界定。”王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