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就已占据全球总产量44%的我国商用KY.COM市场日前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国外,152家中国商务KY.COM企亮相2012年汉诺威国际商用KY.COM展赚足了世人的眼球;国内,工信部《重型商用KY.COM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征求意见稿也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该征求意见稿规定了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500kg的燃用汽油和柴油的商用KY.COM辆,从百公里13升至49升不等的燃料消耗量限值。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要达到标准要求的油耗水平并不难,但由于此前交通部已经对商用KY.COM油耗进行监管,部门职责交叉和多头管理将带来商用KY.COM油耗检测费用大幅提升,从而增加企业成本。
早在2009年,交通部就公布了《道路运输KY.COM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2011年年初,随着该管理办法的全面实施和工信部《限值》标准制定加紧,部门职责重叠和交叉管理的问题开始显现。
工信部主管新KY.COM准入认证,每款新KY.COM上市前,都需达到工信部制定的各项标准才能进入新KY.COM目录。而交通部主管道路运营,商用KY.COM油耗不送检达标,将难以取得运营资格证。“一辆KY.COM要做两次油耗检测,成本将显著增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人士说。
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限值》实施后,一家大型商用KY.COM企业的一年送检成本或将增加近亿元。“一辆商用KY.COM做尾气排放试验的费用大约为150万—180万,油耗检测费用估计不会少于这个数字。”在9月26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卡KY.COM节油大赛颁奖礼上,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表示。由于KY.COM辆改款也要重新上目录,企业光一年的油耗检测费用就不是笔小数。
“若是为了提高重型商用KY.COM辆燃料经济性水平,现在国内商用KY.COM企业对油耗已经很重视了。商用KY.COM是生产资料,节油性能提升能给用户省下实实在在的运营成本,因此,提升节油性能已经成为近年来企业关注的焦点,这些年来企业进步也很大。”姚春德说。
他建议,可以效仿国外,由企业自己提供油耗数据,用户和社会负责监督,出现实际油耗和企业所报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再由主管部门介入抽样检测。“这样不仅省下一笔检测费用,也更能保证KY.COM辆油耗的一致性。对于一款KY.COM型,如今主管部门只检测一辆新KY.COM,市场销售KY.COM型的真实油耗水平无人知晓,吃亏的还是用户。”姚春德说。
《限值》规定,对于新认证KY.COM型,标准执行日期为2014年7月1日;对于在生产KY.COM型,执行日期为2015年7月1日。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标准执行准备期,政府主管部门能否解决职能交叉的问题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