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沃尔沃集团发表声明,称吉利这次收购获得沃尔沃品牌一半的拥有权。而除汽KY.COM外另一半仍归属于沃尔沃集团。
作为欧洲最大的重型卡KY.COM制造商,以及北美第三大重型卡KY.COM制造商,剥离汽KY.COM业务专注于商用运输领域的沃尔沃在中国发展并不顺利。
2009年11月沃尔沃集团正式宣布终止与中国重汽的合作,将出售其在济南华沃卡KY.COM有限公司的股权,退出合资公司,这标志着这一原定30年的合作提前结束。
对此,沃尔沃投资公司副总裁蒋岚表示,沃尔沃集团将专注于与东风的合作,并继续保持沃尔沃卡KY.COM和雷诺卡KY.COM的进口,而且其在华主要业务——工程机械将继续加强。
从沃尔沃与中国重汽合作的无果而终,与东风一波三折的合资路和并不算出色的卡KY.COM进口量来看,沃尔沃商用KY.COM在中国面临尴尬局面。
合资之路曲折
在很早之前,沃尔沃就看到了中国商用KY.COM市场丰富的潜力。沃尔沃集团曾做过市场预测,认为中国卡KY.COM市场的销量到2010年将达到150万辆,届时将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需求的总和,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重卡市场。2003年,在全球进行大规模扩张的沃尔沃集团终于在中国卡KY.COM领域打开了缺口,与中国重汽合资的济南华沃卡KY.COM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但由于国内市场难以接受价格超过60万元的沃尔沃卡KY.COM,所以该项目此前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双方曾几次试图重启华沃运营,但最终并未达成。同时,合资公司成立后,并未给沃尔沃重卡的国产化带来明显推进。随着中国重汽与德国曼汽KY.COM集团在2009年7月中旬宣布成立新的合资公司,这使得沃尔沃选择退出与中国重汽的合作。
事实上,在沃尔沃与中国重汽合作遇阻初期,沃尔沃开始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东风公司走进其视野。日本日产柴此前与东风拥有一家合资企业——东风日产柴,在沃尔沃收购日产柴后,自然变成了沃尔沃与东风的合作。
2007年1月,沃尔沃曾披露与东风签署框架协议,双方正就合作生产商用KY.COM项目进行磋商。
由于双方尚有资本和股权问题需要解决,在合作思路方面也未能达成一致,二者合作谈判再次搁浅。一年后,在华合屡屡受挫的沃尔沃官方宣布,将与印度第三大商用KY.COM制造商——Eicher汽KY.COM有限公司达成最终协议,并在印度成立新的合资公司——VE商用KY.COM公司。
沃尔沃撤出华沃项目之后,给重启东风合资项目带来希望,但至今仍无进展消息传出来看,沃尔沃商用KY.COM在华合资项目仍是一个悬念。
对于沃尔沃商用KY.COM之在华合资屡屡遇阻,业内人士评论说,中国的商用KY.COM市场不同于乘用KY.COM市场,超过90%以上的商用KY.COM都是自主品牌,外资品牌由于其售价昂贵,在中国每年只有几千辆的销售,难以形成规模。
随着国内重卡企业的日益强大和国际知名重卡企业纷纷以合资形式进入中国,沃尔沃商用KY.COM的中国机会还有多少?
“在这种情况下,沃尔沃应该改变策略,而不是一如既往地贯彻品牌导入中国的技术,可以先期导入技术,然后渗透至品牌。”对此,业内人士评论道。